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李瑞梓
摘 要:中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其更多的是要教会中职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面对未来的就业。因此,中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文章将以中职语文为对象进行现状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就业
现代企业更注重人才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而语文作为语言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表达与沟通。此外,中职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主要是帮助学生实现学校到企业的过渡,让学生将所学转化成所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快速就业。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显而易见,校方应当重视。
1? ?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1? 教材偏理论
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基本上都是基于教材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当下中职语文教材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的体现,与传统的小、初、高语文教材并无太大的不同。但是,中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中职更多的是帮助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能够快速地通过面试,得到工作机会。这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因此对于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择应该作出改变,不能是偏理论式的教材。
1.2? 教学不完善
很多中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引用以往的理论式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不清楚中职语文到底有什么作用,学完之后自己能够有哪些提升。而且,不完善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帮助学生提升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大部分学生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样不完善的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中职语文的理解以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此,教师与校方应当总结和探讨出更多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
2? ?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实施对策
2.1? 以就业为基础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因为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材为前提。因此,中职院校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开展,教材应当多结合实际情况,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教学。教师也要根据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方向和重点都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质量的最大化,进一步保障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例如,教材中可以适当加入学生求职时应当如何写求职信等内容,教师可以拓展一下简历当中对于自我的描述,帮助学生把自身特点展现在招聘人员面前。教材选择上,校方可以多参考、多看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区别,选择最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教材,才能保障事半功倍。
2.2? 以就业为基础开设多元化课堂
中职生面临就业问题,在校期间的学以致用特别重要。对此教师应当以就业为目标,进行对应的中职语文教学。首先,在课堂上应当开展多元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教学当中,并从中学到对就业有用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来讲解语文在就业当中的应用,讲解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摆脱“语文学习没用”的观点。其次,教師可以以企业运营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应用,来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并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例如,企业文化描写、企业活动方案描述、企业相关通知发布等,都是实际应用的好例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写,或者拿一些企业现有的文案来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基础,了解到基本的文案、方案、通知的写作模式。最后,就是语文知识基础下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一事件进行沟通讨论,最终由小组进行总结描述。在小组交流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此,多元化的课堂氛围更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语文理论知识的关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中职语文。
2.3? 以就业为基础创建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能够让中职学生提前适应就业氛围,提前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更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可以以班级为主体,让班级按照企业管理去进行,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当作是企业开会,并将班级同学划分成为几个部门来运作。例如,教师在上课时,以教材内容为一个项目,询问学生对于这个项目的看法,其中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更好地吸收其中的优点等,接着就让学生以部门为单位,对自身部门进行理解。如此一来,学生仿佛置身在就业环境当中,学会多维思考问题,并能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是做好引导作用,协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升华成为自身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2.4? 以就业为基础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中职教学中仍旧是以成绩作为评定的基础,基本上学生的学习也是为了成绩而学习,并不能更好地理解中职语文对于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针对教师,校方应当更多的关注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方向去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校不能单一用学生的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好坏,而是开设一些实践考核,比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核、学生针对事件的书面表达能力评定,建立一系列以就业为基础的考核评定。此外,校方应当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案设定、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态、语文知识应用一系列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考核,建立以就业为监督考核小组,全面提升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更好地就业。
3? ? 结语
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以就业作为导向,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身的语文知识基础,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校方要慎重选择语文教材,适当结合实际应用,并加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对语言的应用;开设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锻炼实际能力,对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霞.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81):89-90.
[2]翁丽娥.就业角度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9):26-27.
[3]黄新民.探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8(21):24-25.
[4]吴炎辉.基于就业和自主学习导向的中职应用文教学平台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9):194-195.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2022-11-02 12:39:47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