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智能车灯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021下载210次收藏

刘松 邵玉茹 李奕潼

摘 要: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智能车灯采用了导航雷达系统、智能灯光变换和传感器等技术,将硬件车灯和导航系统有机结合,通过系统识别控制车灯照射角度,改变车灯灯光光域,通过汽车a柱、b柱、c柱传感器系统,实现车辆灯光自动恢复,从而确保安全驾驶。通过信息处理平台信息、导航系统、传感器接收的信息,结合ecu计算进行切换时机的控制,有助于实现车灯的自动切换,改变现在汽车灯光依靠驾驶员经验操作的现状。

关键词:智能车灯;光域;自动恢复;传感器

1? ? 背景及意义

1.1? 背景

关于汽车夜间行车远光灯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驾驶中不按规定在会车及通过路口时关闭远光灯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汽车交会时开远光灯,强光直射对面司机眼睛,形成视觉盲区,极易造成车祸,危害驾乘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目前,出现了一些自动切换的前照灯技术,采用电磁波和聚光技术探测迎面车辆,完成动作切换,电路装置复杂、可靠性不高。大多数车灯的结构较为传统,仍采用较少数量、体积较大的车灯而不是小光源组合而成的车灯,这样使得车灯的控制效果有限。

1.2? 意义

我们通过导航雷达系统和车内灯控系统的融合,能够准确识别道路上同行车辆的速度和行驶方向,通过导航雷达系统和车内灯控系统的融合,车辆灯光自动改变,同时根据车上人体释热红外线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摄像头进行前方来车以及行人检测,根据被检测障碍物的位置、体积、速度、距离来捕捉信息,由中心控制系统对车灯发出指令进行远近光车灯照射光域的多边形改变。避免灯光直射会车时对方驾驶员眼睛。同时通过汽车a柱、b柱、c柱传感器系统与导航雷达系统的协作,实现车辆灯光自动恢复,从而确保汽车更安全的驾驶。

2? ? 国内外现状

国外一些汽车公司己经开始远光灯的自动辅助控制系统的试验,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研制了一种远光灯辅助系统,主要构件是安装在后视镜外壳前面一个传感器,传感器内包含一架照相机,相机拍摄的图像被反馈到一个电子评估系统里,由该系统分析前方的物体从而自动控制远光灯的开闭。这个系统计划在该公司的宝马5系、6系和7系中加装。当前对于汽车远光灯炫目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前的趋势是研制一种确保安全、简单有效、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远光灯自动控制系统。

国内外的远近光灯转换技术还不成熟,很多设备的转换不灵敏,经常出现乙方还没完全与甲车回车完毕就转换远光灯的问题。光源的转化受到限制,由于体积,材料等并不能如预想一般调节自如。

远近车灯辅助系统的信息收集系统主要由车前身的关敏电阻组成,单一的信号收集系统为汽车本身信号处理装置增加了计算难度,不利于控制系统的调控。

3? ? 研究内容

本产品主要研究了远近光灯的转换问题,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远近光灯的自动转换系统。对车灯结构及信息收集系统进行调整,使远近光灯能够实现灵敏、正确的自动调节,使驾驶员无需在灯光转换方面劳神费心,使会车时更加便利。

4?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个解决的关键点在于把目前的车灯结构进行调整,分为3个主版块,并列横向排布,每个版块中分布12个led光源、6个激光光源,每个分光源都能够独立进行控制,每个光源都能控制角度及强弱,整体分为远光组及近光组,当开关触及远光控制系统时,远光灯组进行工作,当开关触及近光控制系统时,近光灯组进行工作,装置的质量和体积要尽可能减小,方便放入汽车后备箱携带。使用时保证车身底盘空间,保证汽车的通过性.

第二个拟解决的关键点针对会车时车灯转换的延时系统,主要问题在于会车时远近光灯能否在合理的位置、时间进行切换,避免车灯在对方车辆还没有完全驶过时切换为远光灯,使对方驾驶员出现眩目的现象,本产品在汽车车身的a、b、c柱上增加光敏电阻及微小摄像头,当a柱接收信号时,远光灯转换成近光灯;当b柱接收信号时时,车灯远光灯组进入准备状态,当c柱接受通过状态时,远光灯组进入工作。3组信号接收装置使车辆的转换系统敏感度大大增加。

5? ? 项目创新点

本产品在灯光光源中加入了激光光源,使其和led灯共同工作,相比于传统的led,激光光源更好控制,某些led灯照射不到的角度由激光灯进行填充,同时激光灯的强弱调节更好实现,可以调和整体的光照强度。

车灯分片组合可以实现更好的控制能力,使远光灯,近光灯的分工更加合理。本产品a、b、c柱区域增加的检测系统矯正了转换系统过早发生转换的尴尬境地。

控制系统中的灵敏度调节器,优化了车灯的控制能力,当车身周围处于城市环境中时,敏感度下降,避免系统频繁转换,当处于与高速公路或其他灯光较少的环境中时,敏感度上升,使其转换更为及时。

本产品的监测系统覆盖率更强,可观测到行人及远方来车,可以达到会车时,有车区域灯光弱,无车区域灯光强的效果。

对识别系统也进行了调整,由多种感受器,光敏电阻,摄像头进行组合,设计出一套智能的调控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搜索行人,确定其速度,与车距离,将信号传达至光源控制系统,使光源投罩在行人头部以下,避免强光刺目。

[参考文献]

[1]莫舒玥,张浩雨.夜间车辆远近灯光强制切换设计[j].西部交通科技,2018(1):202-205.

[2]邹祖军,冯进良,郭奕辰,等.汽车大灯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j].仪器仪表用户,2011(3):24-26.

[3]李全彬,朱明,邱琴茜.汽车远近光灯智能切换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5(19):154-156.

[4]罗晓,赵星宇,吴健珍,等.基于can总线的智能车灯控制系统[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6):12-14.

[5]龙云梅.夜间会车智能变光系统的研究[j].汽车电器,2014(7):8-10.

[6]李建栋,隋文泉,余伟芬,等.汽车近远光灯自动转换及障碍预警系统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5):67-69.

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智能车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