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801下载291次收藏

刘桂涛

摘 要:智能电网出现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智能化功能,通过数据分析,为电力运行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网稳定安全,保证人们获得持续供电。要不断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及时改进,这样就可以不断扩大电网的功能,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

1? ? 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

1.1? 自愈性

自愈性是智能电网系统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十分突出的一项特征,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内部或是外部的诸多因素使电网产生损害时,相关人员只需要给予一定的干预,便能够隔离电力网络中存在问题的元件,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局部网络无法正常运行或是电力元件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智能电网系统能够自行完成数据收集与分析,并且尽快恢复电网的正常运作。

1.2? 兼容性

智能电网的兼容性,主要是指能够与分布式电网及微电网并网运行,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满足电力用户的供电需求,必须尽可能规避系统运行的冲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1.3? 高效、稳定

智能电网系统的智能性优势,是使用这一系统的主要原因,也是系统的主要优势。智能型系统能够随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系统出现运行问题时,做出应急处理。为了更加高效、稳定地供电,必须要意识到智能电网系统的高效性优势,同时减少供电成本的消耗。

2? ?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规划不科学,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

当前的智能电网调度过程中,电压等级设置缺乏合理性,规划亦不科学。这一问题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得到解决。电网的科学规划与调整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2.2? 缺乏完善的电网测量基础数据

电网测量的数据对于智能电网的运行来说是重要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测量过程中,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度往往不足。在传统调度模式下,电网的运行与维护都需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去完成,如果依靠技术人员的手工检验,往往会因人为因素影响数据的精准性。这样不但无法提升测量的效率,而且会增加成本。

3? ?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建议

3.1? 采用智能化监测技术进行动态控制

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要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开展电网调度,并采取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监测技术负责对电力系统开展动态监测,其目的在于实现实时监控,及时捕捉异常情况并进行上报和处理。通常要安装相应的监控装置,对线路和系统负荷情况、温度变化进行监控。同时,要将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温度为例,如果电缆线路的温度有所变化,系统就会及时发出警报,迅速锁定有异常现象的区域,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

除了应用智能化监测技术开展动态监测之外,还要利用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为调度人员提供相应参考,保证决策正确。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可以及时找出不正确的数据,提高数据的精准程度,这样就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准确评估。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可以对发生故障后的数据进行记录,反馈某一阶段的数据信息,即可为调度人员提供参考。

3.3? 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

输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输电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决定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能否及时被发现,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排除风险。设备运行监测系统包含了传感设备及监测设备。这些基础设备一般安设在变电站的输变电设备上,实时监测站端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2)通信协议。智能电网系统一般选取iec61850标准为常用通信协议,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协议会随之更新。(3)利用综合状态监测系统做好评价。监测系统作为开放式架构的评估平台,可实现系统与装置的数据共享。调度过程中,运行客户端,利用站端监测单元,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

3.4? 用户互动模式下的调度一体化

用户互动技术一般受到经济技术水平的影响,而我国电力市场目前依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往往存在电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此,应当以电网发展实际为依据,利用分时电价与用户端需求管理等措施,确保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工商业主已正式开始使用分时电价,这样能够错开用电的高峰期。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达成两方面的管理目标:一方面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科学分配,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电力费用的整体支出。除此之外,分时电价能够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针对性满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报用电,将用户变量作为编制工作原始信息的一部分。对于用户互动技术,主要可细分为以下几方面:(1)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系统包括了系统控制器、光伏阵列及逆变器等多个构件。(2)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包括异步、同步及双馈式3种模式。风能作为经济能源,加以使用,自然能夠体现经济性优势,利用风能带动风轮机转动,将风能转变为动能,驱动设备运行供电。在解决风能不稳定的问题后,这一方式的应用显然能够体现出很大的价值。

4? ? 结语

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为社会各个领域稳定供应电能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保障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难度也越大。因此,智能电网调度这一理念被提出,需要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展开研究,进而保证社会的供电需求得到满足,达成供电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白林,张玉琼,侯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218-219.

[2]李梅.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11):76-77.

[3]付登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安全风险控制[j].电子世界,2018(19):177-178.

[4]朱兴涛.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j].通讯世界,2018(9):195-196.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