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万州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605下载269次收藏

沙治慧 曾静

摘 ?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应对我国高速老龄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保障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意义显著。万州区作为三峡库区的核心区域,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困境值得重视。据调查发现,万州区受访者普遍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识不足,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受年龄、教育程度和经济来源等因素影响较大。现阶段万州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受传统养老观念、资金、护理人才及机制构建等多方面影响,发展遇到一定阻碍。因此,加快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万州区的发展与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变养老观念,重视政策宣传;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推动多样化融资渠道建设;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行的体制机制等。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r197.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6-0034-09

我国已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8%,高达2.54亿人[1]。伴随着老龄化加剧的是养老和医疗的巨大压力。因疾病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长期性,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照料需求急剧增加,但我国养老和医疗长期处于自成体系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效联动机制,无法实现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兼得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正式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措施。2015年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建设目标和规范标准,并开始全国范围的试点工作。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能力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充实和提高了养老服务的内容,调整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成为缓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万州区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养老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在“健康万州”的建设中,一直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重庆市万州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进程中,加快建立健全库区移民养老保障机制,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万州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万州区医养结合发展的困境,为探索适合其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文献回顾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系统和养老系统的资源进行双向整合,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的充分融合。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医养结合增加了医疗康复作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疾病监测、预防、治疗及康复保健等服务[2-3]。自醫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以来,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我国在快速老龄化的进程中,高龄化趋势明显,失能比率逐步上升,加之空巢化及失独化的严峻形势,老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骤升[4]。同时,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养老的需要[5]。而目前传统的养老机构医护功能不足,可能将真正需要进入养老院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排除在外[6]。在这样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状况和老年人养老需求变化的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因利于满足身体不便的社区老人医疗护理及照料需求[7],而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选择。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包括医中加养、养中加医、医养相邻及上门服务四种方式,老年人可以根据差异化的养老需求,选择适合的医养结合服务[8]。具体来看,就是通过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中建立养老机构及养老与医疗机构双方合作等三种方式进行供给[4,6,9]。从医养结合的具体实践来看,医疗系统中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更倾向于盈利较高的常规治疗,再加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问题,医养结合的项目盈利困难,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不强[5]。同时,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未能及时完善和跟进,“医养分离”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改善[10]。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在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并提出如下建议:应重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顶层设计,加强医养结合优惠政策的落实[4];充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建立协调完善的发展体系,并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11-12];充分调动医养结合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服务方式,推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养老机构间医疗资源合作共享[5]。

由此可见,现有文献从不同的维度对医养结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对医养结合模式的理论内涵、种类及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对医养结合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有的从某个具体个案入手,分析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医养结合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而且缺乏大样本量的数据资料,特别是医养结合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必要性和切入点。

二、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概率抽样方法,抽取了老年人活动较为集中的3个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参与此次调查的男性98人,占总人数的45%,女性120人,占总人数的55%。问卷样本的纳入标准:在万州区生活时间满一年及以上,有认知能力、愿意配合完成问卷调查的居民。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及非结构型访谈对万州区医养结合养老情况开展调查。问卷是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调查工具,是一种在设计阶段对将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并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问卷开展调查,研究者能够较好控制回收结果且更具规范性。笔者在问卷设计时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设为四个选项,分别为“是”“否”“视情况而定”及“无所谓”,以对被调查者进行态度测量,分析需求的影响因素。为保证调查的全面性,笔者还通过访谈提纲开展非结构访谈,为深入了解万州区医养结合发展情况做进一步补充。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万州区老年人较为聚集的公园和广场等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有效回收问卷218份,问卷回收率达95%。在调研期间,笔者进入万州区上海文华福利院及怡欣养老院,对医养结合的实施现状进行观察记录,对部分老人开展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及对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看法,与问卷调查的信息互为补充。

3.调查内容

此次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包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等信息;第二部分是家庭情况调查,包含老人生活来源、老人数量及家庭老人健康状况等;第三部分是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及意愿调查,包含老人對医养结合的认知、需求及承受能力等。

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调查问卷录入及数据分析,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及交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万州区医养结合需求的因素。此外,对收集到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整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将总体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相互印证。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特征的影响分析

本文讨论的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因社会传统及生理特征的差异,男女在选择与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性别是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之一。同时,根据生命周期(life cycle)理论可知,人与家庭的生命周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产生差异化需求,故年龄也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应该加以考虑的因素。当人们进入成年晚期及老年期时,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大幅上升。此外,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及认知,将其作为自变量引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选择研究中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分析人口特征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能够厘清不同特征人群的需求差异,推动政策调整。根据调查结果(表1)显示,年龄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影响显著(p

重庆市万州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