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143下载234次收藏

贾写召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而有力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愈发能把握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在依托当前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步骤和方法,立足教材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梳理教学脉络,强化学生符号意识;解析教学重点,深化学生空间观念;重视教学实践,提升运算推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094-02

小学阶段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带动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透过表象看本质,把握其本质规律,不仅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带领学生更好地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顺利推进,针对这一状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立足教材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数感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足于教材,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将抽象化的数学表达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再结合具体的数学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良好数感的养成,是学生进行深入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综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的节奏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这与学生数感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例如,在“10以内的数字”“计量单位”等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字与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1本书、1只小鸟、1个人等,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数字还原到学生熟悉的事物当中。同时,将计量单位融入其中,使事物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如用尺子测量不同学生的身高,以“米”或“厘米”对其进行标注,并进行比较和计算,通过对数字之间的比较和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梳理教学脉络,强化学生符号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脉络进行梳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综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一时期的培养要求,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具备良好的符号意识对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掌握准确的数学符号代表的含义,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

例如,在教学“认识多少”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在黑板上向学生说明,如5>3、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