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吕志昆
摘 要:本文根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因课程教学与实践工作落后脱节,课程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效率,本文通过教学中的改革和实践方式,将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进行新的教学教法分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播音与主持;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g2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2
伴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媒体科技水平的提高,电视媒体也逐渐进入了新时代,更加清晰的图像处理,新型的播出手段,受众的接受方式,一个一个的全新电视节目形式贯穿了当下新媒体时代每一个角落。而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的出现,也同样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是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电视节目主持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面对新媒体时代下对主持人的高要求,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需要更快地调整教学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与研究,这样可以有效地推动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育在高校的推广普及,使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能够创新持久的完成学业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课程教学的必然需要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特点,并且是一门实践应用型课程,课程以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上镜状态、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等为目的,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等多种方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近年来,电视传统媒体对于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要求越来越提升,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在提高,多种形式的传播途径使得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要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这既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完成学分课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电视艺术专业人才
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传播特征和个性化定制化特征日渐显现,基于新时代电视艺术专业人才培育角度来说,应通过改革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来培养理论知识水平高、专业技能突出、媒介素养好、社会责任感更强的电视艺术专门人才,以便能够满足新媒体下互动传播的需要,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良性发展、持续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与此同时,对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个人的发展、专业的成长、能力锻炼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为艺术事业稳定发展贡献强大支撑。
二、课程教学改革阻力
对于当下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专业课教学改革来说,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的阻力,无论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课程改革产生了阻力。
(一)课程教学目标单一片面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在教师制定课程目标时,更多的偏向于培养学生的上镜语言表达能力和体态举止能力,镜头前的状态和主持播音表达内容是作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这是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来说的,应用于过去传统的大众传播单向形式。而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艺术人才更需要多样化的特点,课程目标短时间内得不到调整,对于专业学生来说,上镜主持、语言表达等专业能力会在新时代下大幅度下降,对于学生的就业、专业发展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产生阻碍作用。长此以往,播音与主持的教学也将会越来越难走,教育跟不上,导致学生能力下滑,社会竞争力大打折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不更新
深化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改革的目的,即面向社会培养电视媒体应用型人才。若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没有根据时代发展更新,意味着学生获取知识也将是陈旧老套的,导致学生学习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最终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会下降,无法进行强化,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内容上看,教材理论知识占较大篇幅,教材中的案例资料相对陈旧,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00后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没有新鲜感,难于理解过去时代的内容,与新媒体时代有价值偏差,导致教与学不能良好进行,学习接受效率变低。
(三)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单一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式教学来传授知识,对于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专业书中的知识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示范教学完成授课。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播音主持课程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对于上课填鸭式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忘却,甚至记忆时间很短暂,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课程设计上,缺少新鲜教学内容和学生交流的创新,都会对课程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甚至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改革课程学习目标
课程学习目标是改革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培养本科学历广播电视岗位专门人才的必修课,要根据新媒体时代要求,细化电视播音主持的培养目标,这样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当下应用型人才需求目的。在改革课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实际应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程上实现和实际工作相类似的实践机会,比如在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电视新闻片配音、各类型电视节目主持等。这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巩固、学习体验丰富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能够站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全新角度去看待自身所学专业课,能够建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学院学校层面来说,领导者应当与时俱进,对课程具有时代性的敏锐观察,动态调整相关课程和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尽力为学生提供较多较丰富的实践岗位锻炼和基于新媒体时代传播的节目制作机会。
(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创新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内容过程,是需要教师对课程和新媒体时代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敏锐觀察,教师要经常关注当下的媒体发展新动态,关注新闻信息,对媒体的创新改革传播方式有较强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基于教师本人的素质提高是创新课程教学的开始,新媒体传播方式从单一的传播变为双向或多向传播,教师要多加强自身学习,在学习中应该以一位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结合高校教学的要求和院校实际专业发展进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内化,锻炼信息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中教材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为防止教材整合环节出现单一化倾向和教材过于陈旧等问题,教师应当依据上课情况分析,分析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规划适应当下教育教学的内容,制定创新的培养需求,再根据改革实践要求进行教材编制,这样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材改革过程中,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主要以大三高年级为上课对象,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理论和实践内容,因而根据新媒体时代下的要求,应当合理的重新分配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比例,依据第二版《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教材来指导教学实践,基于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材内容设置时,坚持内容清晰、分类有序等原则。教材由教师进行教学讲解,教师应当端正教学态度,规范教学行为,同时根据教材外的新知识新内容,随时增加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工作符合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实践改革。
(三)丰富课程教学方法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以培养实践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的,因此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要始终以培养人才目标为主要方向,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进程。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教学基本环境,运用最新教学思想和理念,为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能够较好接受知识为依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学校的教学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实训教室的功能性,合理科学使用实景演播室和虚拟演播室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运用小组课模式,将学生以不同的能力和兴趣方向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高效率的依据兴趣制作自己的电视节目,并且能够团结协作、相互鼓励,与组员间相互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再次,教师应当掌握丰富的电视媒体设备,并且能够灵活熟练应用,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同时能够启发学生发挥设备的各项作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这些既能减轻教师在教学中的说教压力,又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应用多种电视媒体设备外,教师应结合学校的电视台或与当地媒体电视台建立协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上镜机会,引导学生把电视播音主持的基本功和理论相结合。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为学生制定行业规划,对学生的就业和社会行业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完成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上课模拟,然后制定电视播音主持的节目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选题和策略制定,整体上调整学生的学習积极性,最终能够使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改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教改实践方式外,还应该对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改革,不再进行单一的考试。为能够全面科学地掌握学生的电视播音与主持能力,教师应扩大优化考试流程,改进考核方法、扩大考核范围。实际应用中,能够将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兴趣爱好、新媒体电视环境下播音和主持的能力,多种丰富类型的主持形式、专业素养等都成为考查考核范围,依据网络信息技术方式获得考核结果,形成符合当下本科教育的考核教学方案。从另外角度看,考核的结果间接反映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质量,因此,师生应客观分析自身教与学能力,针对不足进行改正,保证完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目标,能够良好的落实播音与支持专业课程的教育改革实践工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应当与时俱进的过程,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改革工作要想科学高效地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依据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各种新问题进行新的解决方法,不能停滞不前,要通过改革课程学习目标、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方法等措施阶段性的完成课程的改革,优化课程,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各方面素质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课程改革的质量。改革课程既符合新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要求,又能培养电视媒体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江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5(6):109-110.
[2]李侦侦.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传媒教育,2019(20):182-183.
[3]严翔,易旭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电视,2018(11):95-96.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文2022-11-02 11:55:24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