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关中民间刺绣题材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476下载285次收藏

严梦林

摘 要:陕西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艺术形式,陕西民间刺绣的发展历史深远,在农村的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甚至作为美好寓意和宗教信仰而不断传承。陕西民间刺绣在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一些民间刺绣技法逐渐消失,在新媒体环境下,陕西民间刺绣如何利用影像化技术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就成为很严肃的问题。陕西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较大差异,关中、陕北、陕南地区的民间刺绣艺术也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以关中民间刺绣为主,研究分析以纪录片影像表现与记录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陕西关中民间刺绣。

关键词:民间刺绣;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02

一、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历史发展

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历史发展悠久,关中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丰沛的水源,因此关中地区的人民一直是进行农耕生活。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都以陕西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所以陕西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奠基产生了相當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品,同时也渗透到了民间刺绣的技法和形式中。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刺绣艺术也得到极大地发展,《诗经·国风·秦书》记载“君子至止,黻衣绣裳”,此意为有位君子到此地,穿着青色与黑色花纹相间的上衣,五彩绣成的下裳。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秦朝的时候刺绣已经兴盛,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西汉时期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兴起,通过丝绸之路融合了西域各地的文化和风俗,使得西汉时期的刺绣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新疆民丰县出土的“万事如意”字纹鸡鸣枕(即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的“长命鸡”)显示了西汉时期高超的刺绣技艺[1]。长安是唐朝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关中地区的民间刺绣品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增多,民间老百姓的私人绣房也逐渐兴盛。在宋元时期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变迁,关中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步降低,刺绣业也逐渐由繁荣和鼎盛开始下滑,刺绣技艺的中心逐渐向南方迁移,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关中刺绣逐渐向平民化、民俗化发展。在明清时期,受到资本侵略的恶劣影响,关中地区刺绣逐渐走向自我满足的家庭化刺绣。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对关中地区的刺绣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土豪贪官压榨,使得关中地区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新的转变,向往自由和美好的心意寄托也融入了传统刺绣当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确实丰富了关中民间刺绣的技法和形式。

二、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现状

(一)地理位置差异化

陕西关中地区分为三府,即东府、西府和西安府。东府包括合阳、渭南、朝邑及周边等地;西府有宝鸡、凤翔、千阳及周边等地;西安府也就是西安、咸阳、临潼及周边等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关中地区各地民间刺绣的特点也不同。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因素,西安府和东府的刺绣由于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因素逐渐失去了传统技法,而西府刺绣由于多存在于偏僻的地区,这些传统刺绣无论是商品还是技法都很难得以弘扬和传播,更是难以与外界交流学习,导致缺少新技术,没有及时与新的技法相融合,传统的审美渐渐与时代审美拉开差距。

(二)传承断层化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机械化、量产化加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强大的冲击,由于民间刺绣是手工艺品,质量好,产量低,所以传统刺绣的市场逐渐被机械化市场占领。全球化经济中西方经济和思想碰撞之后,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喜欢追求快捷,机械化的工作,对于传统刺绣来说兴趣越来越少,在民间刺绣的长期发展中,年轻的血液无法注入,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年龄大的老一辈,传承工作迫在眉睫,这也就导致了关中民间刺绣无法传承,甚至出现传承断层的现象。

(三)传播影响力不足化

早期陕西民间刺绣没有足够的宣传,陕西在全国更为出名的是兵马俑、剪纸等,以至于刺绣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不能成正比,使得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知名度和流传度低成了现在关中民间刺绣面临的现状。没有品牌和市场也成了关中刺绣无法发展的一大问题,陕西关中民间刺绣大多是农村妇女自我满足需求的个体化生产,很少有集中化生产,所以难以保证数量和质量,难以成为品牌推广出去。

三、非遗纪录片对于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传承和保护价值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刻画时代影像,保存群体记忆[2]。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见证,需要我们用行动去保护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陕西关中民间刺绣面临的挑战,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陕西关中民间刺绣的传承和保护起到独特的重要作用。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民间刺绣,就是把静态的物品动态化,既能动态化、全方位地展示关中民间刺绣的特点,而且可以更好地结合新媒体技术对民间刺绣进行有力传播。

(一)历史传承与保护价值

非遗纪录片通过客观地记录,声音、画面的真实呈现,能够将关中民间刺绣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不仅是对关中民间刺绣的技术保护,把老艺人的刺绣技法加以记录和保存,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传承断层的困难。也可以通过影像的呈现和保存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参考方式,不单单是保护了关中民间刺绣的技法,更多的是保护关中文化和传统民俗,通过影像记忆能够感染更多的受众,产生保护中华文化、民俗文化的共鸣和责任。

(二)文化宣传与传播价值

关中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有着关中文化的深厚积淀,通过非遗纪录片的影像呈现方式既可以把关中民间刺绣的种类、色彩、技法通过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剖析这些民间刺绣技法的由来、发展和历程,使得受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关中民间刺绣背后的刺绣文化、民族风情和人文情怀,也给予关中民间刺绣更加有力的沉淀。通过客观记录关中民间刺绣传承人的人物经历,也可以使得传承人作为保护关中民间刺绣的代言人,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关中民间刺绣,关注关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四、陕西关中民间刺绣题材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

(一)叙事语言

1.声音符号

解说词和同期声是纪录片中需要用到的重要声音符号。在拍摄关中民间刺绣的过程中,遇到传承人讲述非遗技艺得到发展背景时就需要用到解说词搭配文献资料来弥补画面不能追溯同步的不足。解说词也能够交代整个事件、地点等基本信息,更容易使受众理解[3]。

2.镜头符号

在纪录片中使用长镜头语言更能体现真实性原则。长镜头一般指大于十秒钟的镜头不间断拍摄,以此来保证事件的完整性。在拍摄民间刺绣的纪录片中,刺绣的过程使用长镜头更能体现出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特写镜头也是纪录片中常用到的镜头,主要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近距离拍摄帶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拍摄民间刺绣过程中,可以对绣品进行特写镜头的拍摄来突出绣品的精美,也可以对传承人进行特写镜头的拍摄,深度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形象。

(二)叙事视角

纪录片在前期的策划中,叙事视角非常重要,叙事视角与创作者的角度关系密切,叙事视角不同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态度也不同。纪录片叙事视角被分为三种,即非聚焦型视角、内聚焦型视角、外聚焦型视角。本文主要从内聚焦型视角和外聚焦型视角来分析关中民间刺绣题材非遗纪录片的呈现。

内聚焦型深度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想呈现叙事人物真实复杂的内心世界,需要内聚焦型深度展现,通过一个人物甚至几个人物的主观视角。纪录片中的主要叙述者也就是本片的主要人物,也是串联整个片子的线索,所以他的经历也就成了受众的期待,他的所见所闻也就是观众感官的延伸,能够使观众融入其中与主角对话。在非遗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可以突出叙述者遇到的悬念和矛盾,从叙述者的真情实感流露或者与之相关的人物采访中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4]。

非聚焦型真实客观地呈现故事背景。非聚焦型又叫“零度聚焦”或“上帝视角”,整个纪录片创作可以从各个视角着手。这就要求在创作之前叙述者要相当了解拍摄的对象、内容和故事发展走向,这样叙事的脉络也就非常清晰,导演的创作意图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这就要求在非遗纪录片中要减少解说词的运用,更多的关注片中人物的客观生活,用丰富的人物活动的影像来呈现人物的真实背景和经历。

(三)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纪录片所呈现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都离不开叙事结构的外在构成。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要有精确的叙事结构的支撑才能更好地突出主题。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包括板块并列式结构、阶梯递进式、中心串联式结构[5]。

板块并列式是由几个独立并列的板块组接而成,这几个板块中没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适合几种并列类别的民间刺绣的拍摄。阶梯递进式结构是对某件事情一层层抽丝剥茧,注重时间和逻辑的准确性,每个部分都相互关联,情节环环相扣,更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中心串联式结构是由一条故事线把所有的情节、人物活动串联起来为突出主线而服务。

五、结语

关中民间刺绣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传承人年龄断层、传播影响力不足等都是关中民间刺绣如今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利用影像化呈现来保护和传播关中民间刺绣是非常必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遇春.新疆民丰县北大沙漠中古遗址墓葬区东汉合葬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0,(6):9-12+5-6.

[2]刘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纪录片《醉龙》创作手记[j].视听,2017,(8):50-51.

[3]王颖.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4]杜晓倩. 非遗纪录片的叙事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9.

[5]刘毅,刘杨祎伊.“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02-103.

陕西关中民间刺绣题材非遗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