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经济学:基于减税与税收结构调整的分析
姚雨霜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在此情况下,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减少生产边际成本以促進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使用递归动态模型,将劳动——休闲的同期均衡和消费的跨期均衡的两期问题扩展到无限期问题,再结合现代as-ad动态框架求出均衡状态。运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思路,通过对我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使用折现法估算出资本存量,再比较减税前后的经济均衡状态,得到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结论。最后对我国未来的政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供给经济学;全要素生产率;减税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关期,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而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可以运用的最为灵活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通过减税降费这一财政手段,可以实现为生产企业降负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成本,提高了生产率ag,最终使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使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减税政策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提出进一步的启示。
最早凯恩斯主义就提出,税收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负效用。之后,供给学派认为减税可以降低边际成本以提升供给,从而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whalley通过实证研究对多个国家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税收的减少会提高经济增长率。souleles通过使用消费数据来估算里根政府时期减税政策对于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符合李嘉图等价定理,即居民面对可以预见的税收减免,并不会显著的提高其消费水平。然而danielova和sarkar证明了税收减免政策比投资激励政策对于地区引进投资具有更大的正相关性。zheng和severe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有限期还是永续的收入减税,都可以显著提升劳动力供应和消费水平,其中劳动力供应水平都是短期提升,而消费水平的刺激时间则取决于减税的时间。
全要素生产率(tfp)指的是所有可以观测到的要素投入与经济产出的比值,不仅包括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还包含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规模效应等,因此可以较好地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效率的综合性指标。本文选择增长核算法来估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假定对数形式的效用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假设投资的资本会以δ∈(0,1)的折旧率进行折旧,得到t期与t+1时期的消费的跨期替代率:
消费的增长率:
在as-ad框架下,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各个市场的影响。因此在两个静态的状态之下,增长率为0,即零增长假设。此时资本存量不变,消费不再增长,即kt=kt+1,ct=ct+1。此时消费需求增长率为1,得到消去劳动力的新消费需求函数、ad曲线、as曲线。
本部分将对以上经济模型进行基线校准赋值处理。便于计算,设时间禀赋t=1,再根据mankiw, romer and weil(1992)提出的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劳动力的要素比例γ=1/3时生产曲线有较好的外凸性,与实际较符;资本折旧率采用通用的δ=0.03,同时有α=0.5,ρ=0.03,r=ρ+δ=0.6。关于人均资本存量kt和全要素生产率ag,本文采用总资本存量除以劳动力人口数量来得到人均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上述模型构建的与kt的关系式求得。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进行δ=0.03的折旧后加总,求得以2017年作为基准,kt=33.9235,求得ag=0.3671。通过合并ad与as曲线解方程求出as-ad框架的基准均衡下的相对价格水平1/ωt=0.4912,人均产出yst=ydt=3.0533。对于要素市场,根据成本函数得到等成本线kt=50.8883-33.9305lt,等产量线kt=23.9871/(lt)0.5,求得劳动力lt=0.5要素市场的均衡状态。可以求得消费为cdt=2.0357,消费占产出的比值为cdt/ydt=0.6667,约为三分之二,即产出的三分之二用于消费。
此外,新的预算约束条件cdt=2.0358lst+1.0177,消费水平函数cdt=3.8470(ldt)1/3-1.0177,对数效用函数ct=e0.3643/(1-lt)0.5。
下面考虑2017年减税政策实施后的2018年的经济均衡。根据丁明磊(2019)的研究,我国在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3.9%,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本文估计2018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4%。
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4%的情况下,ag=0.3818,其他参数不变:γ=1/3,ρ=δ=0.03,rt=0.06,t=1,α=0.5。求得此时的kt=38.1725,上升了12.525%。新的代数均衡式1/ωt=1/(1.5ydt-2.8629),1/ωt=(yst)2/27.0326。
根据均衡条件yst=ydt,解出yt=3.4355,1/ωt=0.4366。可以发现新的均衡状态下产出提高了12.518%,相对价格下降了11.116%即实际工资上升了12.506%。求得新均衡下消费需求cdt=2.2904,较之前上升了12.512%,消费占产出比cdt/yt=66.67%,与原均衡基本一致。同理可得: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预算约束、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曲线上移,消费者效用提高了32.363%。
在比较静态分析中,全要素生产率在2018年较2017年上升4%,会使得人均资本存量上升12.525%,人均消费提高12.512%,人均产出提升12.518%,相对价格水平降低12.506%,居民的效用提升32.363%,经济大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升。此外,通过技术进步,也能实现的时间禀赋的增加,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因此,我国政府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从经济原理、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上都具备从刺激供给侧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效果。面对新型肺炎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政府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应该继续通过减免税赋、调整税收结构等手段加大供给侧的刺激,增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商品产出,以刺激我国经济的恢复,同时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whalley,p.new development in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nicholas s.souleles.consumer response to the reagan tax cuts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2, 85(1):99-120.
[3]anna danielova, sudipto sarkar.the effect of leverage on the tax-cut versus investment-subsidy argument[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 20(4):123-129.
[4]liping zheng, sean severe. teaching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tax cuts with a quasi-experiment[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16,51:55-65.
[5]mankiw,n.g.,romer,d.,weil,d.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2): 407-437.
[6]丁明磊.全球生产率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建议[j].科技中国, 2019 (12):27-29.
供给经济学:基于减税与税收结构调整的分析
本文2022-11-02 08:25:34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335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