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1浏览:3028下载158次收藏

田燕,盖利刚,黑晓明,汤桂梅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35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具有的众多优势,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得到了教师的青睐,尤其是对于有机化学教师来说,基于有机化学课程具有的知识面广、难度较大等特点,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本文针对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一)有助于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自己掌控时间的权利,由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资料可以通过线上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观看,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同时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还能使其处于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制药、药剂、应化、食品、生工、环工、环科、材工、材化和高分子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涉及面较广,学习内容较多,有的知识点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很可能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的现象。而翻转课堂可以通过教学视频来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们可以自由掌握观看视频的进度,对于易懂易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快速浏览,对于难懂难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放慢速度或者是重复观看,一边学习一边记录和思考,同时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在线聊天软件与同学和教师共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再用自己的方式将学习所得展示给大家。

(二)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

有机化学课程由于涉及知识点较多、有机化学反应多,其中许多化学反应机理十分抽象、有机理论性逻辑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积极探索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关联性。而翻转课堂则是一种以教学资源为基础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构建起全面化、完整化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有可以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学生还能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正确认知,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积极主动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就会弱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除此之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更多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情感

教师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也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消化情况达到何种状况。而有机化学课程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及其变化规律,其与化学的其他分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没有进行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消化情况不理想,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将学习要求提前发给学生,通过将相关测试题和练习内容上传到网络上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并完成相关的测试内容,教师通过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具体情况就能够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进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教学进度和难度等进行及时调整,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授课。在此过程中也会无形地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情感,使学生们可以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助于有机化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授课知识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四)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激发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机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有机化合物命名模块、有机结构理论及立体化学模块、烃类化合物模块、烃类衍生物模块、有机波谱模块和天然有机化合物模块等知识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从不同角度对有机化学进行讲解,对于学生而言,每个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知识模块都有不同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有机化合物现代物理方法鉴定模块特别感兴趣,就会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挖掘,而有的学生对天然有机化合物模块感兴趣,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这部分的知识点学习上。对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拓展内容,学生在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之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拓展,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或网络资源来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

二、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用需要高校具备的条件(一)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作量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只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教师能够对课程教学资料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更新,可以将教学资源录制成教学视频,掌握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网络平台。此外,还需要教师设计课堂讨论环境,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反馈,以此保证教学效果。而要想实现上述内容,需要课程团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此项工作中,针对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建立完善的工作量评价体系,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教学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进行实践应用,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量评价体系,使教师可以真正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水平。

(二)需要加强建设翻转课堂实施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学校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学校进行网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要想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有机化学课程中,并使其发挥自身最大化的教学优势,就需要学校加强网络建设,积极构建自主课程平台等。现代化社会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通过这些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成为了一种趋势,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和快速发展更是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为开放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借助手机移动设备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智能远程教育更是拓宽了开放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其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一种必然发展。当今社会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手机成为了人手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条件,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端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有机化学课程本身就具有知识点较多的特点,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构效关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鉴别、分离及合成方法,但是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不一定利用课堂时间就可以掌握,需要在课下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重复学习,而翻转课堂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利用微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的方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因此,加强翻转课堂实施平台建设,对于促进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提升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程,具有了充分的学习掌控权,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时候缺乏较强的主动性,而且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不知道如何提问,这些方面如果不能得到提升就会影响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实施的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教学模式,而采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部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同时也会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翻转课堂又针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及教师一定要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培训,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要想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从收集资料、录制视频,还是设计教学方案、把控课堂进度等方面对教师来说都存在较大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尤其是对于有机化学课程来说,课程本身就是化学、化工、制药和药剂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的自身能力欠缺,就无法发挥出翻转课堂具有的教学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要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并构建一支由信息技术人员和有机化学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促进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得以实践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完成:一是设计学习资源;二是组织课堂活动;三是拓展课后学习;四是反馈与评价。如图1 所示。

图1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设计学习资源

在设计学习资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由于有机化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各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因此,在设计学习资源的时候,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将其分成时间较短的小片段,这样便于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学习完整各个小片段。而微课资源一般控制在10 分钟左右,正好符合学习资源建设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资源的时候可以针对教学侧重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微课视频进行制作,这将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有机化学包括六大知识模块,每个模块有分为不同的小章节,因此,要根据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来制作微视频,并严格控制好时间。同时还要保证每个知识点直接的连贯性,主次分明。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了解本章节中的知识要点。

(二)组织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要看课堂活动如何组织。在组织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堂内容和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习基础来决定选用的课程形式。基于有机化学具有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以下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第一,角色互换形式。教师在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并使他们可以自主参与到教学中,这种方式适合应用到有机化学记性基础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这些基础知识分别设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前分组预习。

第二,问题情境形式。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在讲解有机结构理论-对映异构的同分异构现象时,可以通过pbl 提出问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导到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对对映异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图2)。

图2 手性分子和对映异物

根据本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可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按照取代基的优先次序规则,每个手性碳原子所连基团如何排序?问题二,如何判断上图中所有6 个手性分子的构型?问题三,上面一排与下面一排的手性碳原子构型的区别是什么?通过为学生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将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使学生在饱满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探究,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专题讨论形式。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中,已有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在此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临近期中和期末的时候各安排一次专题讨论,根据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知识来确定选题范围,可以是教师设置一些专题,也可以是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学习意义的问题。例如:在基础有机化学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其反应产物之间的规律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在确定好选题范围之后,学生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与教师和同学针对题目展开探讨,最后将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制作成ppt 文件或者是视频课件。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的环节中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拓展课后学习

有机化学课程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有必要开展课后训练。在课后学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将课后知识与课堂知识联系到一起,根据自身的兴趣来开展拓展训练。例如,在学习完有机化学课程中的“羧酸及其衍生物”知识点之后,要求学生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时,思考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的特点,并分析浓硫酸的作用及发生该反应的机理。

(四)反馈与评价

学生在有机化学课程翻转课堂结束之后,需要撰写研究性论文。由于每个小组对给定主题不一定采取相同的研究内容,所以,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翻转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形成文件,让学生对有机化学中化合物结构、反应和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要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操作流程发布到课堂互动交流平台上,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在相互探讨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及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巩固,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反馈和评价工作。有机化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和研究,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同时还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翻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教授者,务必要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其最大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