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轴驱动的共轭凸轮开口仿真设计及实验研究
邱海飞 陈铭
摘要:文章针对以往凸轮开口的形式限制和性能缺陷,在结构创新、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采用双轴驱动的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利用matlab构建基于余弦加速运动规律的凸轮理论廓线,通过三维cad建模和虚拟装配建立功能型数字样机。motion仿真结果显示:开口运行状态与凸轮理论廓线分段特征相匹配,摆杆和综框的运动学曲线符合余弦加速运动规律设计预期。不同转速下的比例模型测试实验表明:在凸轮提综和回综过程中,综框升降平稳、机构运行可靠,且纱线形变和梭口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开口工作效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理论正确性与实践可行性,为织机凸轮开口系统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有力借鉴。
关键词:织机;凸轮;综框;开口系统;理论廓线;压力角;仿真设计;matlab
中图分类号:ts103.1;th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06006606
引用页码: 061109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06.009(篇序)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5jk2177);西京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xj20b09);西京学院横向课题资助项目(2019610002001915)
作者简介:邱海飞(198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系统动态设计、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研发。
凸轮开口是一种常见的开口形式,根据回综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两种,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速织机[1]。相对于消极式凸轮开口系统,以共轭凸轮为主导的积极式开口无需吊综装置,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综框运动的稳定性,具有传动精度高、振动噪声小等诸多优点[2]。
传统的共轭凸轮开口基本都采用同轴安装方式,即需要在同一转轴上安装多对主、副凸轮,同时要求主、副凸轮与滚子之间必须始终保持接触,这种同轴布局不仅在设计制造精度方面具有严格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凸轮与滚子的接触宽度,不利于减小凸轮的磨损和挤压应力[3]。本文通过对同轴共轭凸轮的结构改造和等价转化,实现了一种新型共轭凸轮开口系统的仿真设计和实验验证,对于改善凸轮开口系统的工作性能及承载条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1 凸轮开口系统构成
共轭凸轮开口利用双凸轮锁合来积极地控制综框升降运动。为了便于检修与维护,共轭凸轮机构一般都安装于织机外侧[4],为采用双轴驱动的外置式共轭凸轮开口系统,主要由凸轮、滚子、综框和一系列平面杆组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凸轮1和凸轮2具有相同的理论廓线,且在传动过程中满足同速、同向条件。当凸轮1和凸轮2以角速度ω进行逆时针回转时,动力通过滚子传递至摆杆使其作往复摆动,进而驱动连杆和横杆作平面运动,与此同时,綜框在二臂杆和拉杆作用下以速度v作竖直往复运动。实际当中,为保证开口系统正常运行,还需对综框添置导板或中间滑轨支撑,以避免综框出现过大振动或侧向挤压等不利现象。
由于凸轮和滚子被布置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相对于以往同轴共轭凸轮开口,这种双轴构造形式可使凸轮与滚子的厚度得到明显增大。假设同轴共轭凸轮开口中单个凸轮的厚度为d,则整个凸轮机构的厚度为2d,如果将其等价转化为双轴共轭凸轮后,当单个凸轮的设计厚度增大至1.5d时,至少可节省0.5d的厚度空间。同时还能有效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磨损及挤压应力[5],有利于延长开口凸轮的工作寿命。
2 共轭凸轮设计
2.1 综框运动规律
现代高速织机对于综框的结构性能具有严苛要求。在实际织造生产工况下,为减轻织机系统的振动噪声,综框多采用简谐运动规律[6]。在此,将余弦加速运动规律应用于共轭凸轮从动件设计,如式(1)(2)所示,分别为摆杆的推程和回程运动方程。
β1=βm21-cosπδ0δ??? (1)
β2=βm21+cosπδ′0δ??? (2)
式中:β1为摆杆推程角位移;β2为摆杆回程角位移;βm为摆杆角动程;δ为凸轮轴转角;δ0为推程角;δ′0为回程角。
2.2 理论廓线构建
从动件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轮廓曲线,因此,可通过设计凸轮理论廓线来实现综框预定运动规律。根据摆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功能原理可知,在凸轮轴转动过程中,滚子中心始终位于凸轮理论廓线之上[7],所以当凸轮轴转过一个角度Δδ时,假设与之对应的摆杆转角为Δβ,则此时凸轮理论廓线方程如式(3)(4)所示。
x=asin(Δδ)-lsin(θ+Δβ+Δδ)??? (3)
y=acos(Δδ)-lcos(θ+Δβ+Δδ)??? (4)
式中:x、y为凸轮理论廓线上任意一点的平面笛卡尔坐标;a为摆杆支撑点至凸轮1旋转中心距离;θ为凸轮1连心线与摆杆夹;l为摆杆长度。
平纹组织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其经点点数与纬点点数相同,是最简单的一种织物组织。在平纹织物的一个织造循环过程中,凸轮轴转动一周,筘座执行两次打纬运动,即每个开口循环织入两纬纬纱。根据平纹织物织造工艺设计凸轮理论廓线,假设凸轮轴转动一周,与之对应的摆杆角动程βm为20°。在梭口形成过程中,令凸轮轴的推程转角等于回程转角,即δ0=δ′0=115°;令凸轮轴的远休角等于近休角,即凸轮轴的静止转角均为65°。edc8aa3d-e5ca-4db1-87d6-894b8dbf3e51
将钢筘置于前死心位置,以开口满开状态为推程起始点,当凸轮轴转过115°时,综框运动至上下极限位置处于瞬间静止(远休阶段,凸轮轴转过65°),此时钢筘完成一次打纬;紧接着当凸轮轴又转过115°回程角后,综框再次运动至开口满开位置(近休阶段,凸轮轴转过65°),此时钢筘完成第二次打纬。
根据文献[3],本文以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和理论廓线方程为参考,当l为72 mm、a为108 mm、θ为39.8°时,利用matlab开发编写凸轮理论廓线设计程序,构建如图2所示二维笛卡尔坐标系(x,y)下的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solidworks软件接口程序转化理论廓线坐标数据,建立三维笛卡尔坐标系(x,y,z)下的凸轮cad几何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凸轮实际轮廓线是由理论廓线按照等距偏移形成的封闭曲线,具体偏移量取决于滚子半径[8]。由matlab程序运行结果可知,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为70 mm,为避免凸轮与滚子之间产生较大接触应力,应使滚子半径r小于ρmin,即r
基于双轴驱动的共轭凸轮开口仿真设计及实验研究
本文2022-11-01 00:27:48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087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