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900下载218次收藏

朱帅炜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护理满意度;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60-0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中的血液供应出现故障使得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脑部组织主线急性供血不足而形成的。本病主要会出现头痛头晕、耳聋耳鸣、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起病迅速、病程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急诊的工作较为繁多,常规护理没有针对性且存在较多纰漏,有较多的重复的环节。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发现,对急诊护理进行规范化形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临床中对急救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后期治疗的风险。本试验的研究方法是收集2019年2月01日~2020年2月29日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目的是为了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试验主要收集了2019年2月01日~2020年2月29日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50例试验组和50例对照组。试验组2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3.32±5.35)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5 5±1.1)年;对照组25例为男性,25为例女性,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3.76±5.64)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70周岁以下,且符合我国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急性疾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不服从本临床试验安排的患者。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签署了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临床试验;且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急诊医生对接诊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判断,护理人员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各项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生理体征,及时将各项结果反馈给接诊医生。

1.2.2试验组 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优化流程的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在接诊到患者的3分钟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同时联系相关医生进行急救准备并协助患者办理相关手续;接着患者进入搶救室后的2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及时供氧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5分钟内完成患者血样采集、静脉通道开放以及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生命体征监测;其次联系ct影像学检查室,及时给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接诊医生;最后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病史、家族史,特别是出血史及凝血史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总分设置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医学统计学分析

两组的急救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23.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本次试验包括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两种,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作为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作为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诊断时间和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