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吴爽
【关键词】急诊危重;标准化急救护理;护理质量;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56-01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以及危重病人。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概率,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我院选择72例急诊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为对照,观察急诊危重病人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价值。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纳入急诊危重病人72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护理参照组和标准化急救护理组。护理参照组中,病人36名,男病人18名,女病人18名,19岁到65岁,平均(54.14±7.15)岁。标准化急救护理组中,病人36名,男病人20名,女性16名,20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54.09±7.21)岁。
1.2方法
针对护理参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标准化急救护理组(36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1)成立标准化急救护理小组。择优选取急诊科医师和急诊危重病人护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标准化急救护理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标准化急救护理措施的制定,明确好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2)做好急救前准备工作。临床护理人员准备好急救设备和抢救药品,在出发前再次检查明确无漏缺。(3)现场急救护理。到达急救现场后,急救人员应立即给予病人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初步评估病人的病情,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包扎。转运过程中给予病人心电监护,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明确病人是否处于昏迷、休克状态,并進一步评估病人的病情。对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需要进入抢救室治疗的病人,急诊人员提前与医院急诊科室做好沟通,做好抢救准备。(3)抢救室抢救护理。到达医院后,应开通绿色通道,协助病人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快速链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完成吸氧操作,协助急诊科医生气管插管操作,检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心率、血压平稳。
1.3评价指标
(1)探究2组抢救成功率。
(2)探究2组《急诊科抢救护理质量量表》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佳。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
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本文2022-10-31 18:32:25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7744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