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分析
张梅
【关键词】护理干预;应用价值;突发性脑出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77-01
目前,我国突发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比较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可由高血压、过度劳累、脑动脉硬化、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致。本病以脑疝、脑出血或者脑水肿等为主症,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导致整个机体的紊乱。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护理干预用于突发性脑出血手术前后的价值,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本院接诊的突发性脑出血病患30例,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a、b两组(n=15)。a组女6例,男9例;年龄50-77岁,平均(63.48±2.11)岁。b组女5例,男10例;年龄51-77岁,平均(63.92±2.37)岁。患者临床信息完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年龄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完善常规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及用药指导等,a组在b组的基础之上加用护理干预:(1)术前,用通俗的语言为患者和家属讲述突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知识,可在口头讲述的同时充分利用图册亦或者是视频等,以便于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鼓励患者和家属提问,并对于他们的提问予以细致的解答,以有效消除其困惑,提高依从性。积极与患者沟通,予以患者深切的同情,利用带激励性色彩的语言安抚患者,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将医院中手术治疗成功的突发性脑出血案例告诉患者,增强患者自信心。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同时予以家属言词上的鼓励,以帮助其消除担忧与焦虑等不良心理。(2)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各体征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处理。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通过做肢体、吞咽及言语等方面的训练,促使其机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合理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合理控制脂肪与钠盐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进食新鲜蔬果,确保排便通畅。
1.3评价指标
组织家属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家属对患者护理效果的满意情况,非常满意≥90分,一般60-89分,不满意
突发性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分析
本文2022-10-31 18:20:09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7729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