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838下载145次收藏

李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临床路径;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5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对其神经根造成压迫所致,其主要发生于30-50岁的人群中,患者会出现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甚至对其行动能力造成损伤,大多患者不经过手术也可以缓解及痊愈,临床中也会采用中医医结合治疗,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临床路径是针对患者某种疾病制定的标准化治疗方案,目的在于加强其治疗效果进而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本次研究主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1臨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5±7.7)岁,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34-55岁,平均年龄(45.6±7.5)岁,经过对比两组数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常规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症状了解后综合各项情况制定临床路径表,根据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治疗。第1-3d指导患者在硬板床上卧床休息,同时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的具体情况给予其止痛、化瘀的药物,将100mg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40ml的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混合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第4-7d根据患者的症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型、热毒血瘀型三种,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其桃仁、乳香、川穹、元胡等,对于风寒湿型给予其草乌、防风、木瓜、独活等,第8-11d选取合适的穴位,对其穴位进行针灸及按摩,其穴位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另根据患者腰部情况选取局部穴位。第12-15d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患者呈仰卧位指导其抬高腿部,范围在40°左右,每天锻炼4次。

1.3评价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轻微疼痛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难以忍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3.0,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以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