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析股骨上段骨折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364下载183次收藏

田兵兵

【关键词】股骨上段骨折;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34-01

股骨上段骨折主要指转子下区骨折,该部位骨折常常合并粗隆间与股骨颈骨折。大部分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平衡能力差,反应迟钝,很容易出现滑倒情况,且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脆弱,容易引起股骨上段骨折。股骨上段骨折通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但骨折引起疼痛,降低手术耐受性。因此,合理的麻醉效果对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探讨股骨上段骨折采取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活动从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诊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中选72例。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都为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比17,患者年龄最小为40岁,年龄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60.3±10.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1-80岁,平均年龄为(59.6±9.1)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常规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入院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明确病情后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预防不良心理影响手术。患者进入手术时候进行面罩吸氧,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注射200ml乳酸钠林。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即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成功穿刺后置人腰麻针,回抽无脑脊液,隨后便可注入11.25mg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和1.5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缓慢退出腰麻针,在腰麻外导管置人3.0cm的针头,做好阻滞平面。观察组患者实行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患者两髂棘连线、脊柱交接的地方在手术侧5cm的部位实行穿刺点。调整神经刺激仪电流、脉宽以及频率后,在皮下组织穿刺,逐渐接近腰丛。观察患者刺激反应,降低刺激性电流,回抽无血时可注入1%利多卡因5ml,观察1min,在患者无反应后可加入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

1.3观察指标

利用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spss.20.0,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通过x2评分检验后,采用百分比来表示;经t原理检验后,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x±s)表示,在两组数据比较p

探析股骨上段骨折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