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究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841下载206次收藏

仪庆春

【关键词】探究;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29-01引言

患者在接受普外手术后,一般身体机能较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才能恢复正常。机体正常代谢中脂肪是主要的能源供给物质,但是术后患者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影响营养的摄取。为了給予患者更多的营养,医生认为给予患者行肠外营养可以协助患者在短时间内补充身体的营养物质。所以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一年到我院进行普外手术治疗的患者42名,均分为两组,每组21人,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2名,女9名,平均年龄为42.57±5.49岁;观察组中,男性10名,女性11名,平均年龄为47.35±4.38岁。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术后3周后停止进食。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予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等。医护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根据病情合理规划康复方案。

观察组:患者再手术后进行常规治理的基础上,增加行肠外营养治疗。高渗糖溶液、10%人血白蛋白、水溶性及脂溶性类维生素、钾钠钙镁等微量元素、常规电解质等等,按照每千克体重给予125千焦的热量配比各营养物质,周期为七天,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观察,记录各方面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过敏等症状即即刻停止供给,寻找过敏源。医护人员除此之外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保持病房内的清洁,以免出现细菌感染。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得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其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记录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组间比较,当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较大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

探究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