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析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的治疗效果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975下载292次收藏

于博

【关键词】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21-01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临床针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其预后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此次研究中分析了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文章中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2.5±2.2)岁,按照sanders分型,40例患者中有17例Ⅱ型骨折,23例Ⅲ型骨折;观察组中有21例男和19例女,平均年龄(43.0±2.5)岁,按照sanders分型,40例患者中有18例Ⅱ型骨折,22例Ⅲ型骨折;两组临床资料经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前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部位,手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及侧卧位,采取外侧“l”切口復位,骨折复位后用匹配的钢板内固定,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最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切口缝合处理;观察组行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手术取健侧卧位或者俯卧位,行神经阻滞麻醉及气压止血,于外踝尖部与腓骨长短肌腱上缘取手术切口,清除跗骨窦内脂肪组织。然后将2枚3.5mm克氏针分别打人跟骨前突及跟骨体后方,对跟骨长度进行恢复,将2枚3.0mm克氏针分别打入跟骨结节内侧及内踝关节面上方,并恢复跟骨高度及复位跟骨后关节面,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了解掌握跟骨高度及后关节恢复情况,复位成功后,将跟骨解剖微创钢板置于跟骨外侧壁,c型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钢板位置,用锁定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处理,最后进行清理伤口、止血及缝合处理。

1.3观察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行走能力恢复情况,总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行走能力恢复越好;同时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记录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描述用(x±s)、t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以及x2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

分析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的治疗效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