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意义研究
【摘要】目的:在胸腹部病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以100例肺部或肝脏部病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诊断,分析该项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肺部、肝脏部病变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约占100.00%。有94例患者成功取得病理结果。其中32例肺鳞癌、26例肺腺癌、28例肝癌、4例炎性假瘤、2例肝硬化结节、2例肝脓肿。100例患者出现8例液气胸、6例肝包膜下出血,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预后情况良好。结论:在胸腹部病变的临床诊斷中采用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方法,对肺部、肝脏部病变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穿刺活检术;ct引导;临床意义
引言
在胸腹部病变患者诊断中,为患者实施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技术为微创检测技术,对于患者受创较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同时该种检测方式的检测准确率较高,可被广泛地运用在胸腹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1-2]。鉴于此,本文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0例肺部或肝脏部病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充分整理,其中69例男,31例女,患者age中位值(52.36±2.14)岁;病变位置:58例肺部病变,42例肝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为肺部、肝部病变患者进行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时,应利用ct扫描设备确定患者病变位置。并依据占位病变位置的实际情况,将穿刺时的进针角度、位置、深度等内容予以确定,并在患者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利用消毒棉将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应对穿刺点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在穿刺过程中,应重视患者体位的选择,充分利用一次性活检针按照既定的穿刺点、角度进针,达到穿刺的预定深度后,利用ct设备进行扫描,且积极调整穿刺针予以取材。为了保障穿刺取材的准确性,每位患者需进行三次取材,确定穿刺取材精准性。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诊断,观察穿刺检验结果,从而总结诊断穿刺活检价值。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经由t、x2检验,检验结果p
CT引导下经皮肺、肝脏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意义研究
本文2022-10-31 14:52:25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7490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