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临床护理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454下载212次收藏

魏文静

【摘? 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采用常规妇产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对性预防护理;手术;妇产科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从而使临床治疗时间明显延期,耽搁病情。孕产妇及新生儿是该症状的易感人群[1]。如何能够对妇产科患者在术后的感染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临床妇产科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是目前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加强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护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次对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已婚54例,未婚30例;已产46例,未产38例;病程1~9天,平均病程(4.1±1.6)天;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8±7.9)岁;体重44~75kg,平均体重(53.8±7.3)kg;观察组中已婚58例,未婚26例;已产50例,未产34例;病程1~8天,平均病程(4.2±1.4)天;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4.4±7.5)岁;体重45~72kg,平均体重(53.9±7.6)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常规妇产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入院后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进行系统的了解,安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将医院的基本情况、疾病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使其能够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术前1天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头孢曲松钠,以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其机体免疫力增强,以保证手术操作能够顺利的进行。②术中:入室后与患者进行聊天,播放轻柔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并缓解紧张。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操作,配合医生操作,关注体征变化,有异常出现应该立即告知相关医生。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多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使组织坏死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对伤口实施缝合处理,使减少外界感染的可能性降低。③术后:采用针对性措施在术后防止伤口感染、尿潴留、腹胀、咳嗽等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出现。鼓励患者在术后的早期阶段下床进行活动,以对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功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主动询问术后伤口疼痛情况,如果患者的体温水平异常升高,则需要对伤口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判断,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伤口红肿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患者腹部的位置放置热水袋或进行适当的按摩处理,使膀胱平滑肌收缩力水平得到显著增强,使尿潴留症状得以改善。术后有咳嗽困难、痰液堆积等症状的患者,肺炎患病率较高,应指导其正确咳嗽。提醒患者忌生冷、辛辣食物,机体营养状态应该保持均衡,使身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水平显著提高[3]。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例数、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评价标准

在妇产科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对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100分为满分。6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满意[4]。

1.5疗效判定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临床护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