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缘起、历程与经验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22-10-31浏览:2210下载198次收藏

陶娴静

摘 要:重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和显著标识。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百年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经历了起步与奠基、发展与曲折、修复与完善、推进与创新四个阶段。深入总结百年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给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团结以有益启示。

关键词:政治纪律;百年历程;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5-022-06

重视和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政党优势。建党百年来,政治纪律已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支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1]764回顾和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把握政治纪律建设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缘起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建设,并将其作为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夺取伟大事业胜利的精神力量。1927年党的五大明确提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2]”自此,“政治纪律”一词就出现在党中央的报告、会议、报刊中,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时刻必须遵守的“总规律”和“总纲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意识的重要理论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的重要原因正是处于一片“无政府”的状态。“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3]只有维护中央委员会的权威,才能有效确保党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党的行为,特别是巴枯宁宗派的荒谬主张。对此,恩格斯批驳指出:“权威以服从为前提,但并不是绝对坏的东西。”[4]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执行“严格的铁的政治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否则就容易在政治上出现偏差。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加强党的统一,而且要确保政治纪律制度得到刚性落实。当时新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外有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内有反动分子的里应外合,如果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任由党内各种主义盛行,那么布尔什维克政权就会在短时间内瓦解。因此,在列宁看来,“拒绝服从中央机关的领导,就等于拒绝留在党内,就等于破坏党”[5]。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6],才能激发出无产阶级的组织潜力,凝聚党的政治认同。

综上所述,政治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有关于政治纪律建设制度规定的直接缘起。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深刻阐明了政治纪律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发展歷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党的政治纪律烙印在自己的党旗上。近百年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按照不同时期的演进特征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起步与奠基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着多重严峻挑战,但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将政治纪律作为推动革命战争的首要任务。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规定所有党员“必须与那些与我们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7],并将“纪律”一词纳入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1922年党的二大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开辟一章专门阐述“纪律”,其中对组织机构、党员纪律等政治纪律建设实质内涵作了明确规定,初见“四个服从”的雏形。1927年党的五大第一次正式提出“政治纪律”概念,重申了政治纪律在党纪体系内的重要性。此外,党中央又相继颁布《政治纪律决议案》,并在文中指出:“只有最严密的政治纪律,才能增厚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发出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决议,是政治纪律建设的良好开端。

1929年,古田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提出了“建立并锻炼出巩固而有纪律的红军铁军”[8]“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9]等观点,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初步形成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先后制定和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规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重要制度文件,丰富了抗日战争时期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修改的党章,并将“政治纪律”写入党章,明确规定在党内不容许有破坏党纪及阳奉阴违的行为,使“政治纪律”从形式到内容都被固定下来,有力地维护了党中央权威。这些政治纪律规定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也为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走深走实奠定了理论基调。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新中国的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和统一党内思想,加强党对各项政府工作的组织领导力。1950年5月,党中央要求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一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各级党委必须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严格贯彻党的纪律。二是整顿违法乱纪行为,对于党内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政治信仰丧失、凌驾于组织之上等情绪给予严厉的批评。随着革命事业的不断推进,党员干部队伍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偏低,深受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难免有一些贪污腐败分子存在其中。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开展整党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性,加强党内监督,锤炼优良作风。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党内团结,稳定政治大局,中央和地方开始成立纪律监督检查机制,严厉处罚各类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纠正了党内不正之风,也挽救和教育了一大批党员干部。

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变化,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分散主义、分裂主义倾向,强调和重申了要“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10]215,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政治纪律的具体内涵,标志着严明的政治纪律成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有力武器。在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曲折。“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由于受到“左”的错误路线的干扰,党和国家的政治纪律建设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各种制度机构也形同虚设,大大降低了党的凝聚力和权威性。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才步入正常轨道。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修复与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责任担当对党的政治纪律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复和完善。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思想混乱、冤假错案等历史遗留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做到违纪必查,违法必究。为进一步整顿党风,1979年中组部和中纪委联合要求恢复重建各级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对破坏党中央权威的同志给予严重处分”,使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程序科学化、规范化,有效维护了政治纪律的严肃性。[1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江泽民指出:“一些党员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妄图在党内搞反对派,公开反对党的纲领和路线。这些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12]”针对部分党员纪律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滑坡等突出问题,1989年党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对党内375万名党员进行政治教育登记。1996年党中央决定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风教育活动。“三讲”教育活动的开展,是解决党风党纪问题、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新探索,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党建布局下把政治纪律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逐步认识到政治纪律建设成果的制度化。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3]”2003年12月,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后,针对部分党员廉政腐败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党又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多个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政治规律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党的政治纪律建设走向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四)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推进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赓续和弘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党性不纯等违纪问题,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政治纪律建设的新观点、新概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规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崇党章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14]2012年党的十八大完善了总纲和部分条文,并在报告中新增“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15]着力提升党内生活不严肃、不健康等问题。同时,党中央注重加强配套性法规制度建设,相继制定和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细则》等系列文件。通過内容科学、结构严密、层次分明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营造了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政治生活氛围,有效促进了政治纪律建设。

二是连续开展党内学习教育。2013年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2015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2016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促进了党建理论与治党实践的有机统一;2019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2021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展,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全面推动了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践创新,对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提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有效改变了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2019年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提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提高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质量,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呈现全新的局面。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

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党始终牢牢把握政治纪律建设这条主生命线,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为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决打赢政治纪律建设这场硬战提供有益启示。

(一)政治纪律建设的“核心点”: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政治纪律建设的核心力量。正因如此,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破坏党内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切实改进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等突出问题,确保了党中央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毛泽东提出,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邓小平强调,要有意识地维护党中央核心;江泽民指出,不允许有任何分裂党内团结的行为存在,做到自觉拥护贯彻党中央路线政策;胡锦涛多次强调,党员干部不能有任何理由搞特殊化,绝对不允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1]132”“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6]

总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否则就会使人得“软骨病”。在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就是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到服从大局、维护大局,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政治纪律建设的“关键点”:完善党内政治纪律法规制度

构建科学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依据。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工作“只有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行之有矩”[17]。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形势和现实需要,着力解决党内法规制度存在的短板,进一步统筹党内法规立改废释工作。譬如,从2013年开始,党中央集中全面筛查了2万多件文件(1949年—2012年),对不合时宜的党内法规给予修改和废除。随后,党中央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相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150多部中央级党内法规。[18]这些为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纪律体系、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党内法规体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实践需求。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法规体系越完备、越严密,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覆盖度就越广,既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又是对政治纪律建设经验的集中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走向新征程的具体体现。

(三)政治纪律建设的“着力点”:严格执纪

党内政治纪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十分重要,但党的政治纪律的执行同样也必不可少。建党百年来,党中央一直把严格执纪作为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建立健全党内法规的运行机制,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为更好地保障政治纪律建设的执行力,中央和地方相继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并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规定纪检机关的双重领导机制。针对党内出现破坏党内团结、损坏党内形象等问题,党中央重点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等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及时纠正违法乱纪的苗头倾向,真正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大大提高了执纪效果。另一方面,党中央特别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始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努力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模范作用。

总之,政治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做到严格执行党的各方面政治要求,才能真正发挥政治纪律正本清源的作用。在新时代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方面,也要坚持这一原则,努力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查,切实将执纪问责落到实处。

(四)政治纪律建设的“落脚点”:牢牢坚守人民立场

牢牢坚守人民立场是党开展政治纪律建设的精髓和归旨,也是检验政治紀律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回溯党的百年图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镌刻在自己的党旗上,积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毛泽东“共产党人只为民族与人民谋福利”[19],到邓小平“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10]217,到江泽民“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根本目的”[20],到胡锦涛“心怀人民、造福人民”[21],再到习近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置于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向心力。不难看出,“人民立场”也是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政治纪律建设过程中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

总之,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呈现和保全,只有坚持做到心系人民、关切群众,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永恒密码”。对于执政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论在任何时期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其最终奋斗目标都是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接续奋斗。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17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7.

[5]? 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63.

[6]?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7]?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

[8]?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935)[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56.

[9]?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

[10]?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1.

[12]?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8.

[13]?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14]? 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26.

[15]?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61.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17]? 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0(05).

[18]? 段妍,刘俊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历程与基本经验[j].理论探讨,2020(02).

[19]?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7.

[2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26.

[2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责任编辑:褚永慧】

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缘起、历程与经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