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
梁瑞雪
【摘要】目的: 针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間收治的100行常规护理的脑梗塞患者列入常规组。同时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对于此组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针对两组患者从住院后至出院后行为期3个月的延续追踪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sds、sas改善情况。结果: 在针对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整体有效率为98%,对比常规组82%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延续护理追踪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由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优于常规组,整体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恢复;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7-0100-01
脑梗塞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被栓子物质堵塞,而导致脑组织产生不可逆性坏死的脑血管类疾病。脑梗塞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失语以及偏瘫等相关症状,对于患者的自身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通过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为了更好的验证其有效性,本院针对近期收治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100行常规护理的脑梗塞
患者列入常规组。同时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针对此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常规组100例患者中包含男53例,女47例,年龄61~84岁,平均(67.2±8.3)岁;观察组患者100例包含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62~83岁,平均(70.3±7.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恶心、头晕、语言障碍以及肢体麻木等相关症状,经临床确诊为脑梗塞。两组患者关于以上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护理方法:基于查房,找出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护理措施以用药为主,客观评估患者的居住环境,避免护理环境杂乱、嘈杂、卫生条件差等。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此类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症状体征平稳期,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早期吞咽护理。配合患者家属完成护理工作,依照患者自身饮食习惯来帮助患者制定规律的进食时间,针对患者的坐姿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保持患者身体呈现微微前倾状态,从而为吞咽提供方便。进食时应避免讲话。第二,早期心理干预。脑梗塞患者以高龄人群为主,很多患者对于疾病恢复已经不抱希望,因此往往会伴随消极情绪,基于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与患者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提升治疗依从性。第三,行为护理。鼓励患者遵照医嘱提升护理依从性,早期以平卧位为主,以此来更好的提升脑组织供血,经常拍背,避免肌肉萎缩。给予患者适当饮食指导,避免出现便秘以及肺部感染。第四,早期运动康复。能下地患者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康复,卧床患者则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床上伸展运动。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sds、s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n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针对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整体有效率为98%,对比常规组82%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延续护理追踪调查发现,常规组患者sas平均评分(41.5±7.8)以及sds评分(53.9±9.2)对比,观察组sas平均评分(33.2±6.5),sds评分(39.9±6.3)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99%)优于常规组(81%),整体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梗塞患者的病情保持稳定的48个小时后,采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法对其进行康复护理的方法。本研究,针对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整体有效率为98%,对比常规组82%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延续护理追踪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由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优于常规组,整体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著,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谷景景.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7):159-160.
[2]王静.超早期干预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8):279-280.
[3] 陈小娟,赖 平.探究在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其康复护理依从性上早期情志护理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9):3-4.
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
本文2022-10-30 21:05:06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6252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