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改革会上的发言
一、当前的现状
1、综合预算还没有真正实现。虽然在199x年我县就开始进行综合财政改革,但没有将预算内、外资金等所有收支编入了预算,预算外收入并没有形成政府的统筹财力。基于预算外资金是单位“自有资金”的习惯理念,预外资金虽然进入了财政专户管理,只是对部分单位的预外资金进行一定比例的政府统筹,绝大部分预外资金最终还是返还给单位,学校等单位的预外资金还是分毫不差地返给单位。
2、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了财政支出的管理。但是,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还有,公用经费、项目支出运用“零基预算”分配模式难度较大。特别是农业、教育、科技及卫生等项支出,由于上级提出了年度增长幅度或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法定要求,实质上就是“基数加增长”,与“零基预算”有矛盾。
3、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难。(1)项目支出预算数额大、可行性研究时间紧,难以保证其科学性。(2)项目支出管理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伸缩性,为部门提供了一个与财政讨价还价的余地。(3)项目支出要求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及部门工作等重点工作来编制,具有前瞻性,但是长期以来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工作,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4)编制下年度的预算时,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及部门工作计划尚未出台,许多专项支出难以细化准确,导致执行中追加追减的情况经常发生。
二、对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改革实施的总体设想
1、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在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对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费和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不仅要统管,而且要做到统筹,按照统一的标准,根据部门履行职责需要核定部门预算,切实做到收支脱钩管理,逐步改变预算外资金是单位自有资金的错误认识,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范围之内。
2、逐步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根据财力可能和事业发展情况,合理划分部门单位的类档,既满足部门单位工作需要,又不浪费财政资源。开展调查、分析、测算和论证,对部门实际开支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对比,研究特殊部门的特殊支出需求,逐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为实行真正的“零基预算”提供依据。
3、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1)及早开展项目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建立项目数据库评审制度。由于部门预算编制时间相对较紧,一些项目又具有专业性,需要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因此,必须建立项目数据库专家评审制度。(2)部门报送的项目支出预算要附有可研性报告。今后编制部门项目预算支出时,做好可研性报告,需要说明要干哪些事,怎样干,能够取得什么效果以及项目资金预算等,都要在可研性报告中详细说明。(3)部门报送的项目支出预算,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紧密配合,否则财政不予安排,以改变部门、单位套取财政资金、把难
1、综合预算还没有真正实现。虽然在199x年我县就开始进行综合财政改革,但没有将预算内、外资金等所有收支编入了预算,预算外收入并没有形成政府的统筹财力。基于预算外资金是单位“自有资金”的习惯理念,预外资金虽然进入了财政专户管理,只是对部分单位的预外资金进行一定比例的政府统筹,绝大部分预外资金最终还是返还给单位,学校等单位的预外资金还是分毫不差地返给单位。
2、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了财政支出的管理。但是,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还有,公用经费、项目支出运用“零基预算”分配模式难度较大。特别是农业、教育、科技及卫生等项支出,由于上级提出了年度增长幅度或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法定要求,实质上就是“基数加增长”,与“零基预算”有矛盾。
3、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难。(1)项目支出预算数额大、可行性研究时间紧,难以保证其科学性。(2)项目支出管理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伸缩性,为部门提供了一个与财政讨价还价的余地。(3)项目支出要求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及部门工作等重点工作来编制,具有前瞻性,但是长期以来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工作,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4)编制下年度的预算时,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及部门工作计划尚未出台,许多专项支出难以细化准确,导致执行中追加追减的情况经常发生。
二、对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改革实施的总体设想
1、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在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对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费和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不仅要统管,而且要做到统筹,按照统一的标准,根据部门履行职责需要核定部门预算,切实做到收支脱钩管理,逐步改变预算外资金是单位自有资金的错误认识,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范围之内。
2、逐步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根据财力可能和事业发展情况,合理划分部门单位的类档,既满足部门单位工作需要,又不浪费财政资源。开展调查、分析、测算和论证,对部门实际开支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对比,研究特殊部门的特殊支出需求,逐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为实行真正的“零基预算”提供依据。
3、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1)及早开展项目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建立项目数据库评审制度。由于部门预算编制时间相对较紧,一些项目又具有专业性,需要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因此,必须建立项目数据库专家评审制度。(2)部门报送的项目支出预算要附有可研性报告。今后编制部门项目预算支出时,做好可研性报告,需要说明要干哪些事,怎样干,能够取得什么效果以及项目资金预算等,都要在可研性报告中详细说明。(3)部门报送的项目支出预算,要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紧密配合,否则财政不予安排,以改变部门、单位套取财政资金、把难
在全市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改革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本文2005-09-15 11:23: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563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