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0浏览:2604下载272次收藏

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护理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中在我院进行实习的50名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学生25名,接受传统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其余25名学生纳入实验组中,对其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最终对比两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评分;其次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养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结果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表示,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及专业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实习生。实验组实习生在中医四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辩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教育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实习生。且实验组实习生对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利于不同学科综合应用、完善理论知识体系与临床实践关系、优化课本与实践差距、强化分析及判断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习生。结论 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模式能够切实的强化临床教学治疗,完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体系,提升其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同时让护理实习生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给予较高的评价,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从业数量持续提升,但中医护理学在护理中的比例仍然较低,因此如何强化护理人员对于中医护理学理论及能力,也成为了临床护理中的重点研究问题[1]。中医护理相对比于西医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对于临床护理实践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是以西医护理为主要内容,并不會对中医护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探析,这也导致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不牢固。在临床治疗中,中医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病患的康复,提升预后效果。但传统的中医护理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述为主体,整体过程较为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有限[2]。分层次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进行分层,从而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够明显进步。本次实验选取50名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对象,针对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总的实践效果进行论著,具体流程如下。

一、实验数据及实验方案

(一)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中在我院进行实习的50名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实习生有25名,平均年龄为(22.37±0.62)岁;其余25名实习生纳入实验组中,平均年龄为(22.13±0.92)岁。两组实习生基础资料具备对比性。

(二)教学方法

针对参照组实习生给予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针对实验组实习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将实验组实习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周期为十二周。前两个阶段为分层次教学实施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进行归纳,然后进行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分层依据。满分为100分,其中行为考试占比百分之二十,理论考试占比百分之四十,实践操作占比百分之四十。八十分以上做优秀层次、七十至八十分为提高层次、七十分以下为基础层次。之后针对基层层次的学生主要以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及明确各个穴位、穴位按摩方式及敷贴方式。针对提高层次学生主要以四诊、穴位刮痧、熏洗、湿敷及经络为主要教学内容。针对优秀层次学生以四诊内容、经络、艾灸、穴位按摩、穴位拔罐、中药导入及腹部推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能够根据病患体质的差异给予针对性中医护理干预。

(三)对比指标

首先在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比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理论考试满分一百分,其中基础知识六十分,灵活运用二十分钟,必做难题十分,高层次学做题十分,专业技能考核在《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中抽取题目进行评分。其次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评定给予临床演练量定表进行评比,其中包含中医四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辩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教育等内容,满分十分,一至三分为不合格,四至六分表示合格,七分以上表示优秀。最后利用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所有实验对象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