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启示
摘 要: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意识形态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只有意识形态工作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稳步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顺利实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宣传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6-0060-03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生成逻辑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意識形态建设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他思想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他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革命战争年代,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党领导人民激发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真心拥护党的领导,汇聚最大的合力,形成民族共识。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使人民免受压迫和奴役,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还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在国内还有很多地区没有解放,还有很多土匪和反动势力,时刻等待着反攻,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新生政权,这时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积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使人民切身感受到翻身做主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随着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紧密联系当时的基本国情,全领域多方面进行改革,从革命的意识形态建设转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形态。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我党对于意识形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阐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意识形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改革开放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走改革开放之路。在改革开放之后,党也面临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向,使意识形态工作能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要使人民的思想适应伟大的变革,就要使人民认识到这场伟大变革的必要性。要使我们的思想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就必须把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在思想上进行解放。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思想上认识这场伟大变革的必然性,只有自己从思想上解放了,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对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方法,就要大胆提倡、坚决执行。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思想做出了系统论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方式方法,使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防止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思想上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安全。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而提出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邓小平理论的提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也做出了科学解答。对于社会主义一系列问题的解答,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思想。
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遇到了危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西方的不良思想涌入我国,给一些人带来了思想的混乱,这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矛盾,侵蚀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也注意到这种问题,这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强调“与时俱进”,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要把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观念和体制从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思想上不断解放、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引领国家前进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成果,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面对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建設的理论创新。并且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指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动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利益需求发生了变化,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也要随着人民利益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立足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在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开拓了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发展意义。
3.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出新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很多重要阐述,一系列论述把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种高度概括和精准论述,为我们以后的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的是很好,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更加需要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要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开创了崭新局面。面对复杂的局面,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意识形态建设还很复杂,这时就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和全社会在思想上也要更加团结。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利用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概括,贯彻于党的领导,指引着中国的前进方向,深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指南,使党对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意识形态建设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根据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不同时期做出的重要表述,而形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在不断斗争中成长,在继承中创新。
1.意识形态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紧跟党的不同时代不同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线不能变,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使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使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成果,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人民把我们党推到了这样的位置,我们就要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党不断增强意识形态斗争本领,抓好各项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思想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贯穿于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贯穿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建党百年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消除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党要时刻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只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才能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不断继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的先进工作经验,使意识形态被不断赋予新内涵,保持先进性,使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青春活力,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全党同志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提醒全体党员,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3.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着党的发展,甚至影响党的兴衰成败,因此,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意识形态建设的路线决定着党的行动路线,而行动路线决定着实践结果。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条件和方法;在实事求是的运用过程中,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识形态建设要符合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要从国情的实际出发,在继承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要与社会生产力相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才能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积极探索,大膽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推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1-03-13].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eb/ol].(2016-07-02)[2021-03-19].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2/c_1119150706.htm.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9-10-31)[2021-03-19].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10/31/c_1125178024.htm.
[4]曹海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
[5]王永贵.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刊,2009(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2-02-04
作者简介:唐晶琳,教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启示
本文2022-10-30 05:14:19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5098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