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向朝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一以贯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置于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全局中考虑,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着眼民族复兴全局的战略选择,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的宏伟事业。
长期以来,部党校坚持党校姓党、实事求是、质量立校、改革创新、从严治校,把教育培训置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来谋划,置于部党组中心工作大局中来部署,置于相关司局业务格局中来推进,为服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审议印发了《中共农业农村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农业农村部党校(管理干部学院)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部党校“四阵地一智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主阵地,三农干部党性修养、法治素养、工作本领淬炼提升主阵地,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总结推广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国际传播主阵地和三农政策研究咨询重要智库)的职能定位。新时期,部党校将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总定位,在强化思想宣传、发挥阵地作用、加强引领示范、讲好中国故事和建设特色智库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强化思想宣传,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释三农问题重要性,深刻论述开展三农工作的方式方法。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导三农干部找准历史方位、增强职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行动指南。新时期,只有学深悟透用好用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更好地指导乡村振兴实践,推动党中央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之首,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部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牢牢掌控思想宣传话语权,突出主业主课地位,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把党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营养剂,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断提高三农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过硬”三农工作队伍作出党校贡献。
发挥阵地作用,构建乡村振兴“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百年实践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乡村人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基础依靠与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城乡建设的重要探索者与积极贡献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改革开放和乡村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坚强依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先锋与先进力量。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干部教育培训新需求,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事业新局面,部党校积极谋划、主动探索,把握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和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按需精准设计课程、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教育引导干部熟练掌握党的三农理论政策,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厚植专业素养、历史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从乡村振兴实践中汲取智慧。持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主题培训与专题培训、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集中授课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以政治能力建设为中心,强化干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面提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加强引领示范,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间”
我们党一贯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善于在三农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创新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兴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农村实际斗争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农民群众探索互助合作、支撑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农村“大包干”实践中总结出承包制、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群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积累了实践经验。部党校要充分发挥参与顶层设计、连接三农实践、联系基层一线的天然优势,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依托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等,发掘符合政策导向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引领示范推广。统筹通识性与专业性、系统性与模块性、理论阐释与经验提炼、素质养成与能力训练,构建形式多样、与实践教学布局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开发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乡村振兴实践创新的精品课程,教授务实管用的知识;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基层干部、乡土人才等到班授课,让成事的人讲经验、让做事的人谈发展;大力推行实践性教学,让乡村振兴人才在现场教学中获得直观感受、增强工作热情、激发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方式网络化,打破空间限制,覆盖更多主体,搭建全方位立体式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总结推广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乡村振兴“好声音”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对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与文明交流意义重大。一百年来,中国农业历经动荡与调整、危机与挑战,在党的带领下,在曲折中摸索、在波动中上升、在革新中发展、在封锁中走向世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伟大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积累了经验智慧。传播好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和理念,对于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国际事务话语权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近年来,部党校主动承担对外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任务,牵头实施农业“扬帆出海”培训工程,在援外培训中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宣传窗口作用。新时期,部党校将进一步增强开放性、推进国际化,积极参与农业“走出去”,加强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官员培训。以援外培训项目和承办国际合作会议为契机,面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邀请国际参训学员到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考察交流,推动其成为乡村振兴中国故事的见证者和传播者,传播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发出乡村振兴中国“好声音”。
建设特色智库,优化乡村振兴“工具箱”
伟大成就来源于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孕育着伟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系列重大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设计和政策创设,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部党校在特色智库建设和研究咨询方面,具有政治优势、政策优势、实践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近年来,部党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拓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研究的组织体系,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业农村法治等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三农政策研究咨询重要智库作用。新时期,部党校将一如既往地立乡村振兴之潮头、切三农工作之脉动、发思想理论之先声,加强思想理论基础性研究、发展战略前瞻性研究、重大问题对策性研究、创新发展实证性研究,紧盯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聚焦“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等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深入开展研究,为乡村振兴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径,丰富优化乡村振兴政策工具箱。推动科研、教学、培训深度融合发展,调动专家、教师、学员建言献策主动性积极性,把科研成果落到纸面上、写到大地上、讲到课堂上。进一步办好学报、新媒体和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扩大党校影响,在更高平台、更广领域发出党校声音,作出党校贡献。ca096a47-efd7-4c1e-bb65-04bcc16a87ad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本文2022-10-30 04:28:22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5043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