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
于颖 臧雯 周克燕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护理;护理干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类以睡眠期间上气道反复性塌陷、阻塞所致打鼾、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症状的复杂性疾病,需在临床诊断评估具体病因后,开展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不适,而症状进展期间则可由长时间呼吸暂停对患者心血管、交感神经等组织造成累积性损伤,诱发多类临床并发症,导致患者睡眠期间猝死、呼吸衰竭风险增加,早期有效诊断实施具有积极意义。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是临床osahs诊断金标准,可在连续监测后科学评估夜间睡眠呼吸暂停情况及低氧血症程度,为后续诊疗提供临床资料,但监测期间,需患者保持较高配合度确保监测的顺利完成,而部分严重osahs患者睡眠期间存在明确血压异常及心律失常风险,需在检测实施中予以重视。结合上述背景,特选择护理干预模式为研究变量,分析其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及监测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8例,经盲选抽签法分组后(对照组50例、观察组48例),行临床对比研究。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55±3.95)岁;合并单纯性肥胖18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13例,确诊中度osahs者34例、重度osahsa者16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8.29±3.81)岁;合并单纯性肥胖17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14例,确诊中度osahs者33例、重度osahsa者15例。
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便携式pm初筛检出osahs后,入院接受psg监测者。
排除标准:确诊中枢性睡眠暂停、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者;护理配合度极差者;合并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期间,对照组配合规范护理、观察组配合护理干预。将多导睡眠监测仪电极片分別粘贴于受检者头部、颈部、胸腹部等处实施持续性监测(7 h),监测内容包含脑电图、心电图、脉搏、肌电图、血氧饱和、眼电图、肢体活动等指标。即在患者入院后,依据本院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实施规范化流程,予以患者检查前信息介绍、电极固定、注意事项说明等,监测期间需定时探查患者电极片固定情况,并记录监测数据,如发现患者监测指标出现风险性异常变化指征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监测准备。首先,监测准备期间需在常规信息介绍中,就电极固定位置、监测项目及监测实施目的向患者予以详细介绍,使其在明确psg监测实施目的后,维持良好监测配合度。其次,需在监测实施前经明确患者基础疾病类型及治疗控制情况后,准确评估患者监测风险,准备相应急救措施,确保监测实施安全。
(2)监测护理。在完成电极片固定实施pgs监测前,需依据患者睡眠期间动作变化情况是否影响电极片固定,降低电极片脱落导致监测中断,并将呼叫器调整至患者可快速接部位,以便在出现不适体征后及时呼叫护士;监测期间需由患者责任护士定期探查电极片固定情况,以及时连接,避免因长时间监测中段导致监测无效;对于存在监测期间存在血压异常、心律失常风险者,则需在监测实施前与医师沟通,酌情予以药物控制,配合监测期间监护措施,降低风险情况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监测配合度、负性情绪、监测所得睡眠质量数据、监测完成情况、满意度及安全性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取spss 25.0统计学软包完成统计,计数资料用x2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如同类型数据组间差异性对比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配合度、满意度对比
监测期间观察组临床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血压异常、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监测完成情况对比
观察组监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监测中断率、失败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2.4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监测数据对比
观察组监测期间睡眠潜伏时间、低通气次数及阻塞性呼吸暂停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4。
2.5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
观察组监测前、后测评所得gad-7、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5。
3结论
多导睡眠监测仪作为osahs患者病情临床主要诊断措施之一,可在经建立多联电路监测受检者睡眠期间心电、脑电、血压、呼吸暂停等诊断性指标数据后,为患者osahs的诊断提供综合数据,并可对其症状进展情况予以有效评估,诊断价值显著。
在现阶段多导睡眠监测仪临床应用中发现,多导电路的建立虽可经特定部位电极粘贴完成,但监测期间患者睡眠状态下可出现无意识活动情况,导致电极脱落,且部分重症osahs患者则可在合并高血压、心功能障碍疾病后,受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病情急性进展导致不良预后,故需在监测实施效果及安全性两方面实施重点护理。故在本次研究中,特经过监测前健康宣教的完善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为患者监测诊断的安全实施提供基础,而在监测期间则可通过早期药物干预、急救准备及监护护理措施的优化调整,有效控制患者睡眠期间不良预后风险性,减少监测中断的发生,实现有效监测。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可在完善监测前宣教力度、准备措施及监测中安全性管理措施后,使患者可在积极配合监测后达成监测预期。
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
本文2022-10-29 22:12:37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4597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