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29浏览:2347下载130次收藏

马云萍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另外25例为试验组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较参照组,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都明显更优(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2.00%大于参照组满意度64.00%(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有效提高日常活动,加快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可持续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脑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7--01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由于血管堵塞而引发的疾病,有超过60%以上是由于脑血栓而引起的脑梗死,同时也占据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0%以上[1],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其致死率致残率尤其高,同时还会引发偏瘫等并发症。因此对脑梗死患者行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为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的重要性,对我院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59.85±0.17)岁;试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60.42±0.23)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可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检测生命体征和基础生活护理等。

试验组对患者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体位护理。患者在平躺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每天多次左右翻身,还要不定时抬高身体至40°左右,每两天抬高10°,直到患者逐渐从平躺姿势到能够90°直立,并持续30min坐立。

2. 关节运动。患者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运动受损,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帮助患者按摩淋巴加快血液流通,改善局部无明显知觉现象,缓解疼痛和消肿;对手腕、肘部等关节处可以引导患者多活动,每天2次进行关节运动,每次至少15min,通过手臂来回弯曲和手指伸展等动作来提高关节的活动能力,以免发生血液堵塞导致的关节脱节。

3. 握手训练。患者两手十指交叉并用力握紧,坚持30min,每天训练两次,提高手指力度,加强抓力。

4、自理能力。依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进行生活自理,对可以下床走动的患者要提倡自主刷牙、洗脸等简单动作,对无法下床的患者可以引导其在床上完成脱换衣服、手部脚部简单活动等动作,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依据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日常活动能力依据barthel评分量表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10分,8分以上为非常满意,5分以下为不满意,其余为比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统计学量表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t用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x2用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r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参照组患者评分明显更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死亡疾病,是心脑血管中十分常见的,由于血管堵塞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缺血而导致脑部神经受损[2],轻者出现口齿不清、行动受限等,重者影响日常生活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主要由于脑出血病症引起,脑梗死治疗后虽能维持生命,但对患者的精神功能和日常生活也是影响极大的,还存在偏袒等并发症[3]。目前临床治疗常用药物治疗,虽已取得巨大成功但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和肢体训练才能恢复,因此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是尤其重要的。

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监测和基础生活护理,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是基础常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肢体锻炼,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关节训练、握手训练和自理能力训练四个方面,以此来提高患者血液流通,缓解关节肿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4]。本文为探究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参照组nihss评分和barther评分明显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有效提高日常活动,加快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可持续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作伟.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6):215.

[2] 王静. 常规护理辅助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东方药膳,2020(16):187.

[3] 谢兴芳. 分析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护理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1,18(1):248.

[4] 段丽莉.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22.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