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区域记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祁鹏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区域记忆建设;赤峰市图书馆;“赤峰记忆”
摘 要:近年来,赤峰市图书馆在探索公共图书馆区域记忆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以赤峰市图书馆的“赤峰记忆”赤峰历史文化遗产长期保存口述历史数字工程为例,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及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6-0028-03
1 背景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保存文化资源和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使命。2015年12月,国家图书馆发布了《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开展记忆资源抢救与建设倡议书》,号召和鼓励图书馆成为记忆资源的汇聚之地、创造之地及传承之地。我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响应了该倡议,并开展了相关工作[1]。2017年9月,赤峰市图书馆举办了“赤峰记忆”赤峰历史文化遗产长期保存口述历史数字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发布仪式,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推广其第一期文化专题的建设成果。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呼伦贝尔市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科尔沁区图书馆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记忆建设工作。
赤峰市图书馆于2016年年初完成了“赤峰记忆”工程第一期的招标工作,由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相关摄制工作[2]。赤峰市图书馆实施“赤峰记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在赤峰名人口述影像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深度挖掘和保存赤峰市近百年来的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信息。截至2022年4月,赤峰市图书馆已陆续完成了六期摄制工作,分别是第一期文化专题、第二期乌兰牧骑专题、第三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第四期杰出女性专题、第五期图书馆人专题和第六期文旅融合专题,包含了320多集,共5,700多分钟的视频资源,并拍摄制作了烽火草原鲁艺人和清格尔泰特别专题,以记录在赤峰昭乌达草原创办的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艺学院及赤峰知名人士、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蒙古语言研究开拓者清格尔泰先生。笔者以赤峰市图书馆的“赤峰记忆”工程实践为例,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及注意事项。
2 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意义
2.1 有利于深度挖掘区域历史资源,保存区域文化资源,推动区域文化传承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在满足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文化断裂的担忧,“城市记忆”的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大学的徐拥军教授经过持续调查发现,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有102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城区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建设,致力于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传承地方文化、铭刻民族记忆[3]。公共图书馆因其自身的特性,在保护和传承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责无旁贷。2016年,赤峰市图书馆在原赤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现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实施了“赤峰记忆”工程,使赤峰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首次以口述影像资料的形式被保存下来。“口述历史”是指将历史事件与个人记忆相结合,使历史事件更加具体、亲和、立体,通常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记录。“赤峰记忆”工程的口述历史记录方式以视频为主,能够记录口述内容及口述者的语气、表情、动作等信息,最大限度地挖掘、保存和传递记忆资源,对于传承区域文化、贯通城市文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 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的升级转型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图书馆经历了技术驱动型、资源驱动型、服务驱动型等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文化驱动型发展阶段。在该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对于区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保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赤峰市图书馆通过“赤峰记忆”工程建设,抢救、挖掘了尘封及濒临湮灭的区域历史记忆,收集、整理了大量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了对赤峰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保存,推动了赤峰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了自身功能,实现了转型发展。
2.3 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势头向好,在区域发展中的表现日益活跃。赤峰市图书馆在实施“赤峰记忆”工程的过程中,采访了赤峰市各个行业领域中的重要人物,制作了视频,并通过电视台播放,树立了其作为区域历史传承者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力军的社会形象。
2.4 有利于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的推进,各地纷纷提出“文化强市”战略,可见,文化影响力对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赤峰市图书馆不仅通过电视台等渠道积极传播赤峰市的历史文化,还与国家图书馆的国图公开课及“中国记忆”口述历史大型文化项目对接,借助国家图书馆的平台广泛传播赤峰市的历史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赤峰市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3 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策略
3.1 争取政府经费支持
公共图书馆的区域记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稳定的经费支持是其顺利开展相关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区域记忆建设通常采用项目制模式,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但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有限。因此,赤峰市图书馆积极争取政府的经费支持,每年可獲得赤峰市人民政府提供的5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了“赤峰记忆”工程的常态化建设。
3.2 采用社会化合作模式开展建设工作
虽然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馆员众多,但区域记忆建设工作的专业性极强,公共图书馆往往难以独立完成全部建设工作。我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因此,公共图书馆可采用“图书馆+专业公司”的社会化合作模式开展区域记忆建设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实现“1+1>2”的效果。“赤峰记忆”工程建设流程包括选题策划、前期沟通、拟定提纲、演播室录制、项目采风、视频剪辑、字幕生产、产品终审、成果包装、最终修改等环节。赤峰市图书馆采用“图书馆+专业公司”的社会化合作模式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由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的摄制工作,保证了“赤峰记忆”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3.3 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力度
公共图书馆的区域记忆建设与其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区域记忆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优势,彰显地方文化魅力。同时,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区域记忆建设的契机,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完善馆藏资源结构,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赤峰市图书馆根据“赤峰记忆”工程的主题,搜集了大量相关的珍贵地方文献资源,如: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医诊疗法项目传承人、赤峰市望星楼中蒙医药研究所所长刘怀军,作为“赤峰记忆”工程第三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的被采访者之一,于2019年向赤峰市图书馆捐赠了十分珍贵的《贝叶经》[4]。
4 赤峰市图书馆“赤峰记忆”工程的建设经验
4.1 做好选题策划
我国的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区域记忆建设时应优先做好选题策划,有序展现区域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赤峰记忆”工程每期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如:第二期乌兰牧骑专题,“乌兰牧骑”为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6月25日,昭乌达盟(现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牧骑获批成立,在随后的数十年间,乌兰牧骑在赤峰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赤峰市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赤峰市图书馆在策划乌兰牧骑专题时,邀请了赤峰市乌兰牧骑的12位重要人物接受采访。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乌兰牧骑的往事,这些珍贵的记忆资源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乌兰牧骑。
4.2 做好过程质量管控
记忆资源的具体展现形式各不相同,虽然文字、图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明确的参照标准,但视频属于新型记忆资源,仍没有统一的摄制标准、元数据标准及著录规则。另外,被采访者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会出现因记忆模糊或个人情感等因素导致的表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区域记忆建设时应在技术层面及内容层面做好过程质量管控,如:对记忆资源的元数据加工应遵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编目规范》。赤峰市图书馆参照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項目及我国广播电视级别的相关标准,选用专业的摄制设备,不断规范前期拍摄录制工作和后期剪辑工作,对访谈内容进行多次审校,由专家把关,确保摄制成果符合相关质量要求,使其能够广泛传播。
4.3 解决版权问题
区域记忆建设相关的版权问题十分重要且繁杂,公共图书馆在相关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全方位地解决版权问题,避免出现版权纠纷。“赤峰记忆”工程项目组独立完成了选题策划、文字脚本、分镜头脚本创作,以及视频的拍摄、剪辑,并独立开发了系统平台,在拍摄前与被采访人签订授权合同,以获得相应内容的版权,视频片头、片尾的音乐及字体则向第三方购买获得授权,这些举措保证了摄制成果的原创性,全方位地解决了版权问题。
4.4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我国向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区域记忆建设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赤峰市图书馆始终贯彻弘扬主旋律、增强民族团结、加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积极宣传推广赤峰市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5 结语
保存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其应充分履行义务、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区域记忆建设工作,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赤峰市图书馆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赤峰记忆”工程建设,为保存和传承赤峰市的历史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开展记忆资源抢救与建设倡议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1):110.
[2] 刘淑华,鞠红耘,周明璇.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实践:以赤峰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9(1):125-132.
[3] 加小双,徐拥军.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9(1):60-66.
[4] 刘锦山.第二届全国灰色文献年会综述[j].图书馆建设,2019(6):79-81.
(编校:冯耕)
公共图书馆区域记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2022-10-29 17:33:21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4264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