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27浏览:2385下载151次收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正畸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除了追求牙齿美观、面部软组织协调外,患者还追求正畸治疗过程的高效、精准

。尽管无托槽隐形矫治及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大大提高了正畸治疗的舒适度及美观度,但其高昂的价格,严格的适应证把控以及对正畸医生矫治水平的高要求等,使得部分患者和正畸医生望而却步。因此,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以“治疗结果为导向”,在数字化模型上根据患者个体的牙弓形态进行个性化排牙,根据不同患者牙体形态的变异,或者由于外伤、磨耗、龋坏等原因导致的牙齿形态差异进行个性化托槽设计、个性化正畸弓丝制作和个性化间接粘接,为患者“量身定制”,实现对牙齿三维方向上的精准控制。同时,结合面部美学设计,包括治疗前的面相分析,骨组织与软组织的协调性设计等,实现符合不同患者个体自身美学形态的个性化正畸治疗。本文通过对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个性化唇侧矫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20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30岁,平均为23.3岁,均接受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完成正畸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治疗前后资料收集,如取模、拍摄x片、拍摄面相等。

1.2 纳入标准:上下牙列完整,第二磨牙萌出到位;无牙周炎及矫治史;安氏Ⅰ类错牙合,上下颌中线不对齐

;减数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强支抗控制。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应将提问内容与语文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文学类文本的课堂提问而言,教师应抓住诗歌内容中具有欣赏性的高品位语言进行提问,从而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使用方法;通过读问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1.3 排除标准:上下牙列有牙齿缺失或牙齿缺损松动无法保留的患牙;张口受限,依从性差,无法接受常规临床操作者;有颌面部及颞下颌关节外伤史、手术史及颌面部畸形等;有神经精神类疾病和系统性疾病者(如:类风湿、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2.1 治疗前后口内咬合情况比较:20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平均年龄23.3岁,使用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完成正畸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拥挤度由治疗前(5.52±1.38)mm,降低到治疗后(0.9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上下牙列中线不齐情况改善良好,上下中线间差异由治疗前的(0.65±1.04)mm,降低至(0.03±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后牙咬合接触牙位数目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1.5 方法:20例患者均拍摄治疗前后的全景片及侧位片,取初始及结束后记存模型拍摄治疗前后口内(牙尖交错位口内牙齿咬合正面、左右侧90°咬合照片及上下牙列牙合面照片)及面部照片(正面、左右侧45°侧面相及左右侧90°侧面相各两张,即上下唇闭合放松状态面相及微笑相)。分析患者资料,设计矫治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交代注意事项、费用及疗程等。通过硅橡胶印模获得精准的矫治患者原始数字化模型,结合患者面部美学设计,根据andrews六要素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数字化排牙治疗结果

,反向设计,设计制作个性化的托槽、弓丝和间接转移托盘。所有患者根据矫治计划减数拔牙(4颗第一前磨牙),间接粘接托槽及序列更换弓丝(初始使用的是0.012英寸镍钛圆丝,再更换0.016英寸镍钛圆丝进一步排齐,再依次更换0.016、0.018、0.019英寸方镍钛丝及0.019英寸不锈钢方丝),关闭拔牙间隙,调整覆牙合覆盖及磨牙关系,保持。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由同一台机器同一放射科医生拍摄,治疗前后模型制取及照片拍摄均由作者一人完成。

1.7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测量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

检验及描述性统计方法,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观察指标: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口内咬合(牙齿排列、尖牙、磨牙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上下中线、咬合接触牙齿数目)和面部美学指标(面部突度、微笑线、微笑弧、上前牙与下唇接触关系及微笑宽度);记录临床操作难易程度(托槽粘接时间、弓丝弯制、托槽再定位)及疗程。

2 结果

1.4 材料和设备:个性化设计制作的唇侧托槽、弓丝和转移托盘(广州瑞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畸粘接剂(美国3m unitek 704-048)、粘接剂预处理剂(美国3m unitek 704-055)、35%酸蚀剂(德国贺利氏格鲁玛)等。

2.3 临床操作难易程度及疗程: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是通过排牙结果来定制托槽、弓丝、托槽定位(通过转移托槽进行定位),临床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临床粘接托槽时间平均每个人花费28.6 min,平均疗程21.8个月。个性化唇侧矫治结果精准,所有患者在矫正过程中没有进行托槽再定位和弓丝弯制补偿。

而刚刚掌握解开这个世界“方法论”的孩子们首当其冲,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同学们正确分辨虚假信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成为了新加坡中学老师们关注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治疗前,20例患者前牙覆牙合异常占45%,覆盖异常占40%,治疗后覆牙合覆盖改善明显,均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30%异常的尖牙关系纠正至中性关系、治疗前后磨牙均保持着很好的中性关系,见表2。

在eda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实践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boppps教学模式与教育基本规律是相契合的。导入和学习目标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测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习情况;参与式学习可以真正关注学生;后测帮助教师在课后指导和安排复习内容;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并掌握重要而困难的内容。课堂评价结果表明,boppps在eda的应用,能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boppps教学模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对eda的兴趣。

3 典型病例

某女,22岁,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Ⅰ°深覆牙合深覆盖,尖牙、磨牙中性关系,下中线右偏2.5 mm,侧貌凸面型,颊廊较小。该患者减数4颗第一双尖牙矫治前突,应用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22个月完成正畸治疗。治疗前后见图1~6。

4 讨论

然而,传统的唇侧固定矫治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形成的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

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临床开展的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需具备数字化排牙、个性化托槽设计、个性化弓丝制作和间接粘接四个基本条件,这是牙齿三维方向精准移动的保证

。通过硅橡胶印模或口扫可获得精准的矫治患者原始数字化模型,在andrews六要素指导下,依照矫治计划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数字化排牙治疗结果即治疗目标位

;将扫描获得的数字化成品直丝弓托槽、颊管的槽沟排列在同一平面,形成弓形,即弓丝平面,弓丝平面引导托槽、颊管在目标位上寻找合适的位置,当成品托槽、颊管底板与对应的牙齿唇颊面形成三点接触时,会在底板与牙面间出现“余隙”,计算机会对“余隙”虚拟补偿,即完成托槽、颊管参数的个性化“再加工”

及定位,每个矫治器均是单一个性化设计,包含牙齿近远中向、颊舌向、垂直向的三维数据。目标位上定位的个性化托槽、颊管在计算机上通过“复位”的方法转移到原始数字化模型,带有托槽、颊管的原始数字模型3d打印后压膜即可获得间接转移托盘

,再利用转移托盘将带有树脂补偿“余隙”的托槽、颊管准确定位在患者口内牙面上;而以治疗结果为导向定位后的弓丝平面即可推导出该患者的个性化弓形,对需用到的镍钛丝、不锈钢丝个性化成形,确保实现精准控制牙齿三维方向移动

,实现唇侧矫治之个性化。本研究20例患者均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矫治结束后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对齐,尖牙、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后牙咬合接触牙位数目增多,获得了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口内咬合良好。有研究报道上下颌牙齿咬合接触点应尽可能保持一牙对两牙,尽量形成三点式咬合接触,这样的咬合咀嚼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可以很好地分散咬合力,有利于牙齿健康

mclaughlin推荐使用定位器保证垂直向定位的精准性,当定位不准就必须重新粘接或弓丝弯制补偿。但若能正确使用间接粘接技术,则可大大提高托槽定位的准确性

。此外,临床上正畸弓丝的选择也较单一,正畸医生多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尖圆形、方圆形或卵圆形弓丝,少数会制作个性化弓形。那么,参数固定的托槽、经验化选择的弓形弓丝,加之不够准确的托槽定位,会导致牙齿往返移动,根骨关系异常,使得最终治疗结果不可预测。若想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需要额外的弓丝弯制和托槽的反复再定位,这使得临床操作的复杂性和椅旁时间增加。不得不说,唇侧矫治的成功多存在侥幸成分,好的治疗结果更多取决于正畸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

固定唇侧矫治技术已有百年历史,正畸医生可以很好地运用其完成正畸治疗,改善患者咬合及面部美观。但是唇侧矫治使用的托槽、颊管等多是常规参数设计,既便是mbt、roth或z2等直丝弓矫治器,其预设轴倾、转矩等数值都是固定的,难以针对临床上所有患者开展个性化矫治。这些经典的直丝弓矫治器只能称之为部分预调矫治器,难以做到真正的直丝弓矫治

。传统的托槽定位方法为直接定位法,多选择(x±0.5)mm或临床冠中心点位置,但因视野局限、个体差异及人为误差等影响,托槽定位的准确性存在较多的偶然因素。

2.2 治疗前后面部美学指标比较:纳入研究的20例患者治疗后面型突度有较大改善,治疗前直面型患者仅占25%,治疗后90%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直面型侧貌;微笑时,患者微笑线居中由治疗前55%增加至90%,微笑弧、微笑宽度及唇齿关系更加协调美观,面型改善较理想,见表3。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聚焦“镰刀弯”地区,实行3年5000万亩“粮改饲”总目标,河北省保定市以全株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转变。2017年全国“粮改饲”试点项目保定市是河北省唯一示范市,2018年保定市再次是河北省“粮改饲”试点项目示范市。

3、棚温控制:下种后棚温白天保持在30~35℃之间,夜间保持在15℃以上,注意下种后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8℃以上,因为达到40℃高温时,种子不利于发芽。根据实践经验,幼苗出土后,如果温度超过26℃时,下胚轴会急速伸长,而形成高脚苗,所以幼苗拱土后,白天棚内温度降到25~22℃之间,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时晚间棚内温度不能超过10℃以上,不能低于5℃,控制夜间苗不生长,棚内高温、高湿会导致幼苗徒长。第一片真叶见长后白天要适当加大棚内温度,温度白天保持在28~33℃之间,夜间5~10℃之间。真叶见长后喷一次“金元宝”液肥,可增加植株叶绿素含量及生根量,使幼苗生长旺盛健壮,提高幼苗抗寒能力。

对于牙齿排列拥挤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间接粘接辅助托槽定位,不仅能够提高托槽定位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矫治效率,节省椅旁操作时间。间接粘接的临床操作相对简单,转移托盘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视野、牙冠形态、角度等影响因素对托槽定位的干扰

。本研究全口托槽粘接椅旁时间平均为28.6 min,较常规唇侧托槽定位粘接时间大大减少

通过运用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牙齿的移动得到精准控制,从而获得较好的面型改善。本研究中患者矫治后侧貌突度改善明显,患者对矫治效果满意。除了侧貌突度改善的要求外,患者也愈加关注面下1/3的美学比例协调性。有学者将影响微笑相关的特征分为微笑线、微笑弧、上前牙与下唇接触关系及微笑宽度等

。个性化唇侧托槽的设计及定位,参考了患者治疗前上前牙微笑线及微笑像,通过调整单个牙或对称调整多颗牙的排列位置来美化微笑曲线,确保患者微笑时露出足够量的牙冠,让微笑年轻化;同时纵观全局考虑全口牙列的弧度和患者颊廊的大小,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托槽的定位,使得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微笑弧符合个体美学;也可以通过牙合平面分析牙列横合曲线及纵合曲线等,从多角度详细观察牙齿排列,调整优化矫治效果,以期获得最佳个性化美学结果。本研究中18例(90%)患者在矫治后获得了中位微笑线,16例(80%)患者的微笑弧与牙齿弧度平行,面部美观改善效果患者满意,但治疗前后患者的微笑宽度变化不明显。有研究发现,拔牙与非拔牙矫治不会显著影响微笑宽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提示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能够实现后牙牙齿转矩及横向宽度的良好控制。

综上,数字化主导的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实现了排牙、托槽、弓丝、粘接的个性化和精准化,使得治疗结果可视化,矫治效果具有高度可预测性,为牙齿三维方向的精准移动、临床操作简化,矫正疗程缩短提供了保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其加工精度的控制、治疗费用及矫治力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cai y,du w l, lin f o,et al.agreement of young adults and orthodontists on dental aesthetics &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 -perceived aesthetics[j].bmc oral health,2018,18(1):113.

[2]lee w.graber,robert l.vanarsdall jr,katherine w.l.vig,et al.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技术[m].6版.王林主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217.

[3]studer s p,lehner c,bucher a,et a1.soft tissue correction of a singletooth pontic space:a comparative quantitative volume assessment[j].j prosthet dent,2000,83(4):402-411.

[4]el-timamy a m,el-sharaby f a,eid f h,et al.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for indirect-direct bonding[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6,149(6):928-930.

[5]曾祥龙译.系统化正畸治疗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3-69.

[6]吴坤基,孔卫东.个性化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9,2(27):132-136.

[7]lam a.digital planning and custom orthodontic treatment[j].eur j orthod,2018,4(1):113-114.

[8]nd w d,koroluk l d,phillips c,et al.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ustomized vs.conventional pre adjusted bracket systems[j].j clin orthod,2013,47(4):261-266.

[9]张达,王林川,周彦恒,等.3d打印间接粘接托槽精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4):704-708.

[10]杨椿浩,李岩峰,夏冬,等.双层压膜与3d打印导板在托槽间接粘接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11):1464-1467.

[11]李波.咬合重建中的相关颌学问题[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 12(1):6-9.

[12]吴佳奇,孙传玺,陈露祎,等.正畸间接粘接技术的研究进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3):194-197.

[13]岑颖,温秀杰.间接粘接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重庆医学,2017,46(14):1999-2001.

[14]khan m,kazmi s m r,khan f r,et al.analysi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mile[j].bdj open,2020,6:6.

[15]李立美,李风兰,杨红霞.140名山西籍青年人微笑美学定性指标初步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1,22(2):129-133.

[16]戴美璐,肖孟,鱼哲.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正面微笑美学影响的 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4):499-504.

个性化唇侧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