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司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法者,治之端也”。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法治既是优质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优质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法治构成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司法法治建设营造高质量的司法环境,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
派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成立调研组,立足自身派驻监督工作实际,聚焦构建公平、正义、高效的司法环境,通过座谈研讨、个别交流、查阅资料、组内研判等方式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市法院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监督路径进行有限的探索,以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交通和互联网技术等迅速发展,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等优势不再是主导因素,地区之间的优惠政策也日益趋同,单纯依靠资源和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业已逐渐成为过去时,企业投资的一条重要标准是营商环境的优劣,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政策、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对推进改革作出规定,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和框架,成为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20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第31名,超过了过去13年中取得的进步,显示了近年来我国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成效。同时,也可以看到,2018-2020年间,我国营商环境中分数较高或者提升较快的是与政务环境相关的、可定量度量的指标,而与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相关的获得信贷、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指标的得分提升幅度不大。
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要加强基础建设硬件设施的“硬环境”,更要完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构成的“软环境”。政务服务“减证便民”等只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初级阶段,而构建高标准法治环境,推进建设规范的市场体系、提高企业获得感,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本。我们要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多种途径,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创新激发创业积极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盘活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而为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院可为
司法是法治的生命线,是法治建设的生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作为营商环境评价的直接对象,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承担着重要使命。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进程中,法院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1.助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投资经营环境是否安全稳定是市场主体关心的首要问题,法院必须回应这种关切。要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源头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营造和谐、安全、公平的社会环境。要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妥善处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民刑交叉”案件。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对企业和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要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在处理企业犯罪时不得牵连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
2.助力打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法院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要强化平等保护理念,消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冰山,对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主体做到一视同仁,对各类主体的诉权做到一律平等,切实保障各类主体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竞争。要落实产权保护原则,全面保护各类主体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具有财产内容的经济财产权,确保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灵活司法服务方式,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准确把握商事审判“调”“判”关系,切实提高司法服务效率及司法救济的及时性。
3.助力打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培育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是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基础。要依法审理各类合同纠纷,保障市场主体缔约自由,对合同自由的司法干预要限定在法律明文规定的范围之内。要稳定投资者的预期,对政府违反承诺案件,坚决依法支持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要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战果,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和恶意“逃废债”行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推动建立健全与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相关的司法大数据的收集共享和应用机制,建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系统,提高诚信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失信的惩戒力度,让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4.助力打造亲清有界的服务环境。营商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让企业享受到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把想办的事利利索索地办成、办好。“亲”要求法院解企忧、优服务,进一步探索服务企业的多种形式,延伸司法审判职能,通过走访企业、举办座谈会、法律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和企业家预防市场交易风险;持续强化以案释法工作,适时发布常见涉企典型案例,及时公布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推动形成尊重、关心、支持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清”要求法院明规矩、严执纪,进一步强化与企业交往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规范交往行为,使法官与企业家坦荡真诚交往,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共同营造诚信守法、风清气正、交往有道、廉洁高效的企业发展环境。
三、目前法院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法院积极发挥审
关于司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2-04-27 08:04:1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134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