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
安置点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聚焦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高度”
全面实施党建“五大工程”,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提升基层组织力和基层治理水平,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易地扶贫搬迁各方面全过程。一是纵深推进组织覆盖打造“一线堡垒工程”。选派2名政治思想过硬、服务群众能力过硬、街道管理能力过硬且熟悉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从机关选派了2名优秀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为143名搬迁党员及时转接党组织关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党员“1+n”联户机制打造“党群连心工程”。从搬迁党员、机关党员、退休干部党员中选择能力素质强的284名党员担任“党群连心户”户长,负责发动联系户中的党员为群众服务,确保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三是“党建+”模式打造“服务创新工程”。围绕群众所需,街道积极实行“党建+综合治理”“党建+群团组织”“党建+社会资本”三项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四是“纵横联动”打造“党建安居工程”。组建物业管理中心、社工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促进入住安居。安置点党支部与迁出地党支部实行“双向互动”,引领生活安居。五是推出“文化套餐”打造“文明提升工程”。组建广场舞协会、民歌协会等12支文艺队伍,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送文化进移民社区”活动,依托新时代市民讲习所,开展惠民政策、感恩教育培训200余场,让群众知晓“惠”在何处、“恩”从何来,着力提升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意识,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二、聚焦网格管理,提升社区治理“广度”
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聚焦“五治五联”让社区治理“痛点”变“通点”。一是“政治”引领“联动”。创新“1+1+n”模式,即党建+网格+社会治理团队(党员、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楼栋长、社区民警、律师、法官、义务巡逻队员等组成成员)优化组织设置,全力打造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新模式。二是“法治”保障“联管”。集中开展巡回法庭、模拟法庭以案释法,法治宣讲服务队进村入户,为群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三是“德治”教化“联建”。开展“感恩奋进、筑梦xx”奋斗之星、“五好和谐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20余场次;开展“持家女”、“家德家风”等教育培训及活动300余场次,以文树德、以文养德,大力宏扬德法精神。四是“自治”强基“联创”。全街道划分网格65个,选任网格长11名、选任网格员67名,优化调整联户长39
安置点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做法
本文2022-04-24 11:09:4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111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