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区科委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度区科委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区科委、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和科技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xx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一、提高站位,强化党建引领科建
(一)以建党百年为主线,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对标《xx区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区科委工作实际,制订《xx区科委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及活动安排表,涵盖各类学习活动近40项。以扩大学习会、联组学习等形式,先后邀请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区委党校专家讲党课。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全覆盖党支部联系点,持续推进落实“我为群众讲党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完成1个区级重点发展项目、“为困难家庭免费升级百兆宽带”等6个重点民生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一件事”等6个重点发展项目。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中心组学习的形式,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二)以行业党建为抓手,打造区域党建特色品牌
抓好区域党建促进会科技专委会工作,围绕“学党史、悟思想,以创新点燃科技强国引擎”为主题,举办区域党建促进会科技专委会座谈会。夯实人工智能党建联盟工作基础,通过《xx人工智能党建联盟章程》,打造xx人工智能党建联盟特色品牌,团结、凝聚区域内人工智能企业,共同为科技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紧密结合科技专委会、人工智能党建联盟成员单位需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纽带,开展行走中的党课暨党史学习教育定向赛、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视频“微党课”、人才政策宣讲、科技政策对接、知识产权宣讲、“鸣科杯”体育活动等近十余场活动,引导成员单位学党史、悟思想,为推动区域科技事业发展、共育科技人才等贡献力量。
(三)以作风建设为基石,加强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
强化党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梳理职责清单,排查出重点问题(风险)清单,全面整改落实,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要点;进一步对“创新xx”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实施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确保阵地安全高效发挥宣传效能;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力量,推进宣传联动,着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加强对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重大创新领域的战略研判,强化科技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
二、自立自强,强化创新策源功能
在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中,xx区域内单位共获12个奖项。在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xx区域内单位共63项(人)获奖,包括科技功臣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一)持续深化重点高校院所战略合作
深化与上海交大战略合作,签订2021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区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区校融合发展新格局。支持交大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支持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平台孵化空间和功能拓展建设,支持中心申报符合条件的市级专项,加速项目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xx进程,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持交大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扎根上海、扎根xx,加强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进一步做实“区域型tto”平台功能
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之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期间,“xx-波士顿技术转移合作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平台联合上海技术交易所、xx公证处共同建立成果转化的风控保障体系,就交易鉴证、科技成果公证进行合作签约,着力保障成果转化全流程。平台已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数据资源库,汇聚成果数据信息12038项、需求数据信息1493项,已完成成果与需求匹配报告100份;导入专利数据信息4.1万项、万方等数据库论文、期刊、文献9万项;提供24万项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检索功能。
核心平台成功转化7个项目,其中陈亚珠院士团队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ai精准无创治疗技术项目已获得b+轮融资7400万元;3个项目实现专利转让/许可金额达2100万元;20余个项目正在孵化中。5个子平台成功转化13个项目,引进9家企业注册在xx,其中4个项目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合同标的6088万元;6个项目合计获得3650万元融资;1个项目实现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850万元;1个项目实现一项专利以普通实施许可方式获入门费4500美元,加支付许可产品净销售额10%的许可使用费;1个项目实现专利转让金额2120万元;近40个项目正在孵化中。引进4家企业在xx注册;近40个项目正在孵化中。
(三)持续提升功能型平台效能
推动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围绕人才、仪器、机构、项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数据要素,打造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支撑服务上海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心已汇聚全球各类科创资源数据10亿条,累计服务单位(企业)数量达1212家。并为区域型tto平台提供各类数据支撑服务,助力打造链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数字化生态。
三、积厚成势,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一)全面夯实人工智能特色优势
2021前3季度,全区人工智能相关总产出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23.4%,保持稳健增长。
一是聚焦顶层规划,落实人工智能规划编制和政策保障。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完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综合考量全区发展实际,突出优势特色,加大xx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领先优势,加深人工智能与经济百业及城市民生的赋能融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力争尽快打造以“一区四地”为特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起草《xx区关于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修改稿),为区域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聚焦科创生态,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设。落实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载体落户运营支持与科研经费保障和永久选址方案,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浦江实验室落地建设。支持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助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持续提升xx人工智能科创高地影响力,产业吸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其中,期智研究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太阳活动,在预报中部型厄尔尼诺现象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正式发布“conflux树图区块链公有链系统1.0版”,打破了欧美计算机系统底层代码的垄断;主导制定ieee国际标准《区块链系统应用接口规范》。
三是聚焦企业集聚,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引入力度,着力构建“两极两带”人工智能新发展空间布局。中电金信全球总部正式落地xx,小冰公司与xx区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全球商业运营总部即将落户,全区新增包括万物镜像、出门问问、铂星科技(吉利集团关联企业)、高仙机器人、沸彻科技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69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总数达到577家,累计注册资本634.7亿元,平均注册资本1.1亿元。
四是聚焦打响ai品牌,成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xx会场紧紧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智联世界、众志成城、ai在西岸”为主题,以“东西联动、会产融合、体验更优”为目标,聚焦数字经济加强ai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生活加强ai赋能民生发展、数字治理加强ai支撑城市治理,举办“4+2+1”系列活动(“4”场重磅论坛包括健康高峰论坛、汇言论坛、乐育人才论坛、ijcai-waic领航者学术论坛;“2”场特色展示包括xx滨江智慧谷特色园区展、西岸ai应用样板展;“1”场主题活动即“激荡?智能驾驶”主题夜话活动),并在xx滨江沿岸打造了5大人工智能应用沉浸式体验场景(无人驾驶接驳巴士、无人零售车、自动驾驶垃圾分类机器人、ai清洁机器人、ai咖啡机器人),进一步擦亮西岸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的“金名片”。
(二)全力开创生命健康发展格局
2021前3季度,全区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出585.93亿元,同比增长20.07%,保持快速增长。
一是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政策保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完成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做强枫林品牌,实施生命健康产业能级提升计划,建设xx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打造生命健康创新策源高地、企业总部集聚高地、高端研发制造高地、健康服务高地。编制《xx区关于进一步加快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为区域生命健康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激发医药临床研究和创新策源活力。发挥xx区临床资源优势,紧密对接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建设,协同共同推进方案实施。支持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中科院有机所等临床研发机构参与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服务布局,提高科研服务能级。做强聚焦生命健康细分垂直领域的成果转化产业平台,子平台发挥自身创新策源和成果孵化优势,筛选优质项目入驻。
三是推动生命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积极推进亚马逊云科技在xx设立全球首个行业数字化赋能中心,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双方资源的投入与合作,全方位的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共同实现引帆登陆、创新提速、生态聚合、借船出海等目标。实施区级人工智能医疗院地合作项目,举办院企对接会,鼓励院企联合申报项目,打通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端,和以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为代表的技术供给端,推动新型医疗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
四是开展各类产学研交流特色活动。依托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活动,联合dia、aws等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主体举办“第一届中国肿瘤创新论坛”“数字化赋能生命健康前沿技术应用峰会”活动,邀请100余位生命健康领域院士、专家、区内外企业家代表等参加,通过院士主题演讲、龙头企业经验分享、技术赋能企业展示解决方案等方式助力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能级提升。
四、深度融合,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一)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组织架构
紧扣市级要求,紧盯工作时间节点,全区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框架体系基本形成,扎实推进工作任务。成立“xx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按照“边谋划边调研边推进”的具体要求,区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开展面向全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大调研工作,发布《xx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大调研工作方案》,涉及12个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及31个应用场景;编制完成《xx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和《xx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指导全区数字化转型工作。编制完成《关于打造xx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行动计划(2021-2023)》,举行“xx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建设启动仪式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发布《xx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行动计划》及示范带建设需求清单,打造一区一特。
(二)推进数字基建,厚植数字底座
持续推进5g规划与建设,实现龙华烈士陵园区域5g网络的深度覆盖。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新增建设了203个5g综合杆基站,累计完成1510个5g基站建设;累计完成本区233个重点区域的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累计安装5g终端(prru)设备数量达9214个。加快落实“为困难家庭免费升级百兆宽带”,截止今年10月底,累计完成47480户的光纤升速工作,完成率124.9%,在全市排名第三。
(三)小切口、大变化,加快场景建设
向全区60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征集了101个场景需求,其中10个场景需求入选市级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包含幸福养老、疫苗接种、垃圾分类、精准救助、建筑可阅读数字化平台、智能大厨等生活类应用场景。聚焦数字养老、数字就医、数字教育、数字商圈、数字文旅、数字体育、数字家园等七大领域,召集街镇居民代表座谈交流会,排摸整理58项企业市民关心的高频急难事项清单,开展我区数字化转型“未来生活”场景“揭榜挂帅”活动,打造以“跨领域、融数据、可推广”为特征的“未来生活”场景链,推动形成需求精准响应、服务均衡惠及、潜能有效激发、价值充分实现的“未来生活”新图景。
五、对标一流,提升科技服务效能
(一)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
2021年度区科委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本文2021-12-25 19:15:35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870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