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机中心“十三五” 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工作规划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1-10-26浏览:2984下载134次收藏

 


县农机中心“十三五” 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工作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县农机中心在区、市农机中心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农机化工作和重项工作任务,加大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现将我县“十三五” 农机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机拥有量和总动力由2015 年的45136台、32.1 万千瓦增加到2020年10月底55958台、37.58万千瓦,分别增长24%和17%,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37.58万千瓦。全县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0822台(套),在册拥有量大中型拖拉机3186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5台,小型拖拉机、微耕机拥有量8347台,新增小型拖拉机238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638台,新增水稻联合收割机75台、甘蔗中耕培土机2800台、植保机械50台套(其中自走式植保机3台,智能无人机25台)、甘蔗联合收割机15台套、山地轨道运输机200台套、谷物烘干机13台套,新增安装远程作业监测设备达106台,采茶机、喷灌机等其他农业机械5058台(套),不断提高我县的农机装备水平。全县建立水稻工厂化育机插秧示范点3个;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0个;完成水稻工厂化育机插秧面积15000亩,甘蔗一化机械种植面积35000亩。2020年全县水稻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为84.36%。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7.13 %,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42%。

二、全县农机化机构现状

(一)人员编制情况。县农机中心编制7人,实有人员7人,县级农机推广站编制8人,实有人员8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初级4人,大专6人,中专3人。乡级推广站人员编制31人,实有人员31人(其中中级职称13人,初级12人,技术工人6人)。  

(二)县乡镇站办公用房情况。目前,县农机中心、县推广站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因实施旧城改造,县人民政府下文收回本单位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武政发〔2013〕31号文),2015年,县农机中心、农机推广站的办公用房被县人民政府收回拆迁,县人民政府临时安排办公场所;10个乡镇农机站办公用房情况:有四个乡镇站(金鸡乡、黄茆镇、二塘镇、三里镇)有独立的站房,虽说有站房,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还有六个乡镇站站房被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已经卖掉(xx镇、东乡镇、桐岭镇、通挽镇、禄新镇、思灵乡)。

三、主要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一)抓农机新技术推广,提高机械装备水平。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五年来,始终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严格要求、严格程序,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阳光实施,规范操作。一是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全县补贴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方案,每年至少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2次。五年来,累计全县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共3955.75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822台(套),多受益农户8849 户,拉动农民投入资金购买农机11151万元;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举办各种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30场次,组织现场观摩人数达7500人次,发放农机补贴政策、农机新技术宣传资料共5万多份;三是承办和组织召开2020年自治区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田间日”培训现场会活动;四是在全县10个乡镇分别建立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激励农民购买新机具、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五是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快速推广。五年来,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推广应用,成为我县农机化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在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五年来,甘蔗联合收割机由原来的1台增加到15台,进厂原料蔗约2万吨,甘蔗全程机械化收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组织农机技术骨干,承担实施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机局下达的农机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县认真编写《2017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农机)实施方案》,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时间从2017年1月开始至12月份止。项目经费40万元。项目实施小组按照《对比试验方案》要求,依托xx种畜场、xx县泰盛甘蔗种植合作社在示范区开展耕整地、种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示范,开展不同耕整地种植模式、不同机具作业的对比试验。经来宾市农机局2018年3月6日,组织专家到现场实地测产验收,验收结果如下:

深耕整地机械种植甘蔗6548㎏/亩;深松深耕整地机械种植甘蔗5697㎏/亩;深松浅翻整地机械种植甘蔗6677㎏/亩。深松浅翻耕整地机械种植比深耕整地机械种植甘蔗增产129㎏/亩。

项目示范带动效果情况:项目示范带动全县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其中甘蔗生产机耕水平达99.1%,甘蔗机种水平达到55.27%;机收水平达1.1%,全县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1%,核心示范区xx种畜场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通过试验表明:项目核心示范区面积8350亩,深松浅翻耕整地机械种植比深松深耕整地机械种植甘蔗增产129㎏/亩;示范区每亩甘蔗增产129㎏/亩,核心示范区增产甘蔗1077吨,每亩节本增收276.3元,项目通过自治区农机局验收。

3.引进水稻直播技术种植新模式。2020年,我县引进水稻无人机直播(条播)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认真总结无人机水淹直播水稻试验田的技术经验,收集完整可靠的技术应用流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种植新模式在全县乃至全市、自治区得到推广。

(二)不断巩固提升“平安农机”示范县成果,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以构建完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农机安全基础。为巩固“平安农机”创建成果,一方面,我县继续开展创建乡(镇)村“平安农机”活动,全县每个行政村都设有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核发工作;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安全日”教育宣传活动和“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狠抓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机手参加率达95%以上,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和增强;切实加强执法监控力度,严厉打击拖拉机安全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有效确保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另一方面,我县每年积极配合交通开展“治超”、蓝天保卫战、整治变型拖拉机等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遏制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发生。五年来,我县从未发生重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完成拖拉机年检1.46万台/次,办理新机入户2500台套,新增驾驶人考试合格564人;农机事故累计死亡人数为零,县农机监理站先后有三位同志荣获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一位同志荣获全区监理系统三等功。

(三)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和能力提升建设情况。

“十三五”期间,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能力提升业务培训和农机手技术培训工作。一是每年派员参加区、市农机中心举办的各种农机新技术培训班;二是组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外出到广西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昆明市农业研究院、百色市分5批次共88人参加异地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农机化新技术和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服务手段,以及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全县培训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机手4000多人,为我县工厂化育插秧技术、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以及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农机驾驶培训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1.在“十三五”期间,拓宽农机教育培训渠道,对新购买的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564人;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开展对村“两委”干部、党员、农机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农机中心“十三五” 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工作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