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事迹读懂信仰的力量
从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事迹读懂信仰的力量
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严酷打击后,及时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第一个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7名中央监委委员和3名候补中央监委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是我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专门纪律检查机构,是中央纪委的前身,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政治决定。与中共一大代表不同的是,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10名成员,牺牲的有8人,失踪的1人,无一人脱党、叛变,他们的革命事迹,是对信仰的最好注释。
因为坚定信仰,所以绝对忠诚。忠诚是信仰的最好底色。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在生死考验的抉择前,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十名成员有八人在数年内相继牺牲,另有一人失踪,只有刘峻山一人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十人无一人叛党投敌,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
牺牲的八名烈士中,有六名是不幸被捕后,怒斥敌人的劝降,拒绝高官厚禄的引诱,慷慨赴死,英勇就义。主席王荷波被叛徒出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守党的秘密,并给后人留下了“千万不要走与党和人民相反的道路”的遗训;副主席杨匏安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引诱不为所动,甚至摔掉蒋介石的劝降电话,慷慨就义;萧石月当选候补委员仅19天,就牺牲在战场上;张佐臣是杨培森的入党介绍人,两人同时被捕,一同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忠诚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融入灵魂的本质要求。今天共产党人坚持的初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忠诚不仅是一时一事的坚持,而且是一生一世的坚守。要始终忠诚于党,履行党章规定的“对党忠诚老实”的义务,践行“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忠诚于人民,增强宗旨意识,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因为坚定信仰,所以始终干净。回望十位中央监察委成员
从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事迹读懂信仰的力量
本文2021-06-13 16:53:38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65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