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狠抓落实
构建全区商务经济新格局
区商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
部署,落实区政府全体会议工作要求,
统筹推进防疫保供和商务领域高质量
发展,推动“两区”建设和促消费、
惠民生、稳外资、稳外贸工作,积极
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确
2
保我区“十四五”商务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抢抓“两区”建设机遇,统筹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打造开放商务
一是系统性推进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两区”建设领
导小组作用,落实“两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两区”
政策与企业需求衔接,争取先行先试;强化“三单”管理,
巩固“一库四机制”,项目化推进 90 项重点任务,初步形
成一批典型项目和典型案例。 二是差异化研究配套政策。
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优化外资营商
环境等方面,研究制定外商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政策措施,
吸引和集聚国际投资。 三是高效率用好开放平台。用好“两
区”“三平台”和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侨梦苑”等平
台,抓住服贸会会址落户首钢园区契机,培育特色展会活
动,打造对外交流合作窗口,力争通过服贸会落地一批企
业。
二、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打造活力商务
一是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发挥总消费促进工作机制作
用,办好京西消费节,培育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
3
下融合等新业态,推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持续稳健增长;
支持大型商业设施对接国际品牌运营商,吸引知名品牌的
首店落地,支持举办特色首发活动,打造京西高端品牌消
费中心。 二是推进商业街区建设。提前谋划首创西黄村项
目、大悦城等新增商业载体业态落位,加快今鼎时代广场
商圈升级改造进度;持续跟进苹果汇食宝街等商业改造进
展,加快推动京西特有的集中沉浸式生活服务市集建设。
三是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以游乐园为区域夜间消费地标,
创新消费活动形式,形成全市夜间消费标杆;提升郎园
park 夜间文化消费聚集地品牌知名度;完善台湾街“深夜
食堂”公共区域建设和品牌调整,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丰富
的夜消费场景和空间。
三、围绕“七有”“五性”要求,织密织牢民生保障
网,打造幸福商务
一是优化服务网点布局。采取精准补点、品牌提升、
新业态发展、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强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
建设,持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网点社区全覆盖。 二是加快
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古城南路步行街项目、西山奥园项目、
壹公里示范店项目建设和招商推进力度,扩大生活性服务
4
业示范效应。 三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推动粮食安全
责任制落实,完成区级储备粮增储任务,提高粮食日常供
应能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牢牢守
住粮食安全底线。 四是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坚决落实
责任,加强“吹哨”和协办,办好每一件 12345 工单,切
实解决群众诉求。
四、紧抓新产业变化趋势,推进商务服务创新发展,
打造品质商务
一是加快推进新零售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强与科技企
业对接,对传统零售业态进行优化,嵌入科技与信息技术
的支撑;通过智能体验以及人性化设计,推进消费场景的
升级。 二是加强产业业态培育。进一步挖掘驻区企业开展
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互联网智能云仓储等
核心业务,培育新型产业业态。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当好企业“服务管家”,做好为企业送“服务包”工作,
强化优质项目引入和存量资源优化,全面提升我区商务服
务业规模和效益,力争 2021 年商务服务业收入达 300 亿
元,增速 10%。
五、始终坚持服务大局,高标准完成服务保障工作,
5
打造精细化商务
一是抓好防疫保供。全面落实经营场所管控、从业人
员健康监测和卫生防护,确保各类市场和商业场所的防疫
安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防疫物资保障、生活必
需品供应等工作。 二是全力服务保障冬奥。着力开发冬奥
园区及周边商业资源,打造全要素商业服务保障体系,为
冬奥筹办和各项赛事活动营造浓厚商业氛围,借势冬奥提
升全区商业品质。 三是深入开展创城工作。推动商业软实
力再提升,持续强化商业企业“门前三包”责任制落细落
实;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坚持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营造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区商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
部署,落实区政府全体会议工作要求,
统筹推进防疫保供和商务领域高质量
发展,推动“两区”建设和促消费、
惠民生、稳外资、稳外贸工作,积极
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确
2
保我区“十四五”商务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抢抓“两区”建设机遇,统筹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打造开放商务
一是系统性推进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两区”建设领
导小组作用,落实“两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两区”
政策与企业需求衔接,争取先行先试;强化“三单”管理,
巩固“一库四机制”,项目化推进 90 项重点任务,初步形
成一批典型项目和典型案例。 二是差异化研究配套政策。
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优化外资营商
环境等方面,研究制定外商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政策措施,
吸引和集聚国际投资。 三是高效率用好开放平台。用好“两
区”“三平台”和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侨梦苑”等平
台,抓住服贸会会址落户首钢园区契机,培育特色展会活
动,打造对外交流合作窗口,力争通过服贸会落地一批企
业。
二、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打造活力商务
一是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发挥总消费促进工作机制作
用,办好京西消费节,培育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
3
下融合等新业态,推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持续稳健增长;
支持大型商业设施对接国际品牌运营商,吸引知名品牌的
首店落地,支持举办特色首发活动,打造京西高端品牌消
费中心。 二是推进商业街区建设。提前谋划首创西黄村项
目、大悦城等新增商业载体业态落位,加快今鼎时代广场
商圈升级改造进度;持续跟进苹果汇食宝街等商业改造进
展,加快推动京西特有的集中沉浸式生活服务市集建设。
三是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以游乐园为区域夜间消费地标,
创新消费活动形式,形成全市夜间消费标杆;提升郎园
park 夜间文化消费聚集地品牌知名度;完善台湾街“深夜
食堂”公共区域建设和品牌调整,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丰富
的夜消费场景和空间。
三、围绕“七有”“五性”要求,织密织牢民生保障
网,打造幸福商务
一是优化服务网点布局。采取精准补点、品牌提升、
新业态发展、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强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
建设,持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网点社区全覆盖。 二是加快
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古城南路步行街项目、西山奥园项目、
壹公里示范店项目建设和招商推进力度,扩大生活性服务
4
业示范效应。 三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推动粮食安全
责任制落实,完成区级储备粮增储任务,提高粮食日常供
应能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牢牢守
住粮食安全底线。 四是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坚决落实
责任,加强“吹哨”和协办,办好每一件 12345 工单,切
实解决群众诉求。
四、紧抓新产业变化趋势,推进商务服务创新发展,
打造品质商务
一是加快推进新零售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强与科技企
业对接,对传统零售业态进行优化,嵌入科技与信息技术
的支撑;通过智能体验以及人性化设计,推进消费场景的
升级。 二是加强产业业态培育。进一步挖掘驻区企业开展
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互联网智能云仓储等
核心业务,培育新型产业业态。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当好企业“服务管家”,做好为企业送“服务包”工作,
强化优质项目引入和存量资源优化,全面提升我区商务服
务业规模和效益,力争 2021 年商务服务业收入达 300 亿
元,增速 10%。
五、始终坚持服务大局,高标准完成服务保障工作,
5
打造精细化商务
一是抓好防疫保供。全面落实经营场所管控、从业人
员健康监测和卫生防护,确保各类市场和商业场所的防疫
安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防疫物资保障、生活必
需品供应等工作。 二是全力服务保障冬奥。着力开发冬奥
园区及周边商业资源,打造全要素商业服务保障体系,为
冬奥筹办和各项赛事活动营造浓厚商业氛围,借势冬奥提
升全区商业品质。 三是深入开展创城工作。推动商业软实
力再提升,持续强化商业企业“门前三包”责任制落细落
实;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坚持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营造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把握机遇 狠抓落实
点击下载
上一篇:积极谋划 精准施策下一篇: 2020年第四季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本文2021-03-01 09:19:03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538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