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信局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建议的报告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20-12-14浏览:2371下载183次收藏

经信局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建议的报告

“十三五”,我州在省经济信息化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第十九大精神,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大力务实基础工作,以管理措施、结构措施、工程措施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低碳发展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州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工作总结 (一)“十三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州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44.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74.59亿元,年均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36.6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5.86亿元,年均增长15.8%。 主要产业增加值显著集中。规模以上工业中的三大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产业增加值的结构逐年变化,由2015年的21.28:3.89:74.83变化至2019年的13.54:1.22:85.24。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生产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越来越大,采矿业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减少。 工业规划目标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全州工业投资累计完成697.08亿元。2019年中藏医药行业完成产值13亿。清洁能源行业已经基本实现目标,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全州工业企业1412户,超过目标(450户)2.13倍,完成规划任务。规模以上企业数为63家,其中电力企业37户,矿产企业户,特色产业企业9户。清洁能源、优势矿业支柱作用明显,中藏医药、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连续五年同比下降,由2016年上升10.3%到2020年预计下降6%,呈逐年降低的态势;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从2016年的0.905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20年的0.574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20年较2015年下降20%。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工业目标任务。 (二)“十三五”工业节能工作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近年来,我州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坚决执行省政府工业节能节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部署,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年初,州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及时分解下达了我州工业重点县工业节能指标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要求相关部门落实监督责任,督促各县、各有关部门抓好国家、省上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互通情况,协调配合,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加强督查指导,规范节能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节能行动推进方案,州、县经信主管部门适时开展跟踪监督,掌握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能耗大幅增长。我州里伍铜业等四户企业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每年均完成节能目标。切实加强了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完好率、使用率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并要求企业统计人员做到统计工作有台帐、有月报、有分析、有交接,工作不脱节、不被动。 3.能耗限额管理,强化技术节能。加强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管理,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加强了对州内规模以上冶金及建材(水泥)企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监测管理和对标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落实。做好工业节能监察工作,近年来,对泸定山盛水泥有限公司、泸定桥水泥有限公司、康定跑马山水泥有限公司、炉霍华康水泥有限公司4家水泥企业开展年度水泥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及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工作。对九龙里伍铜业、雅砻江矿业等企业落实节能管理制度情况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 4.争取资金政策,推进企业发展。每年积极争取省级工业节能节水专项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共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工业节能节水项目6个,共获省工业节能节水和淘汰落后专项资金812万元支持。 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意识。在每年的“生态日”、“低碳日”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生态的浓厚氛围,向市民普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营造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节能降耗意识不强。少数部门领导和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意识薄弱,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工作力度不够。部门间配合的力度还不强,节能监管开展难度大。 二是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企业往往只注重生产和销售,而忽略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没有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制,能源统计制度不完善,能源岗位不稳定或缺位,人员变动频繁,企业能源数据收集不准确、不全面,完全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能源利用状况,直接影响节能指标的完成。 三是节能指标下降空间小。近年来,由于我州建材、矿产等一批高耗能企业因淘汰落后产能、原材料短缺、市场疲软等原因,造成开工不足、能源消耗大幅减少,下降空间基本没有。今后,随着能源供应和市场的好转,我州部分冶炼、建材行业高耗能企业将恢复生产或新建投产,能源消耗将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这将给民族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二“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初步考虑 (一)“十四五”工业发展优势 清洁能源生产资源丰富。我州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供清洁能源发电。州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5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130万千瓦以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0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1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在建电站装机量达1115.44万千瓦,2019年甘孜州水电装机1122.43万千瓦,光伏装机36万千瓦,省网统调电站装机居全省第一。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我州地处“三江”成矿带中段,成矿条件优越,具有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等优势。已发现各类矿产74种,已探明矿产资源40种,其中:银、锡、钨约占全省资源量的85%以上;锂、铍、金、铅、钼、云母、水晶矿约占全省65%以上;铜、铅、锌、镍、铂约占全省40%以上 。 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多样。我州农作物、药材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品种多样。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青稞、豆类和薯类;林果资源丰富,水果、干果及其他经济林木均有广泛分布和栽培。州内有药用植物1581种(藏药植物500余种),占四川已知种类的40%,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43种,是四川重要的药材产区之一。 具有较为扎实的工业发展基础。州内规模以上电力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电力生产企业36家,规模以上电力供应企业1家。共有采矿企业1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经营范围涵盖铜、铅、锌、锂等常用有色金属开采和以金矿采选为主的贵金属采选。全州已设采矿权128个,目前有效采矿权79个,正常生产的大中型矿山企业15个。食品饮料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以菌类、肉类、酒类、水类、药类等为重点的食品饮料加工体系。截止2019年,州内食品饮料加工企业147户,规模以上食品饮料加工企业9户。 (二)“十四五”工业发展劣势 产业关联度较差,产业链条较短。现有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横向和纵向关联度极小,且每种产业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以矿产资源中的锂资源为例,下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陶瓷、润滑剂等领域。甘孜州的锂矿储量居于亚洲第一,已初步实现开采,但是并没有配套的下游产业链提供产业赋能。产业体系结构不平衡,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目前,清洁能源业增加值占到全州的85%,矿产开采业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州的14%左右,其他产业占比不足1%。这种严重依赖既有资源、行业高度集中、工业结构失衡的局面容易导致工业发展出现断裂的后果。同时,各现有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均较为分散,产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经信局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建议的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