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按照组织学习要求,我们股室专题组织,认真深入地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于书中谈到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篇感触尤其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发展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林木草被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关建环节,掌握住了其管理脉络,便可握住生态环境建设的“缰绳”,奠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作为县级森林资源管理机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各类建设项目依法审批、合法利用森林资源的关系,让中江森林达到既能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建设秀美中江,又能达到各类建设项目合法利用森林资源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林政股工作实际,谈三点学习体会以及我们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蕴含着绿色即发展、绿色创造发展的思想,是发展观的更高境界,也是发展观创新的新成果和新标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想的历史图景中,绿水青山就等同于金山银山,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而是能够和谐共存、并行不悖的统一体,这完美地解决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一矛盾难题。我股须秉承习总书记的深刻精神内涵,做到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建设一手抓工作,为中江县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努力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双赢局面。
二、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系统性、创造性、根本性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本文2020-09-14 11:37:56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255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