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序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为人类生生不息、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滋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校歌作为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它浓缩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是一个学校文化的沉淀和精神的传承,也是一所学校师生众望所归的灵魂家园。
校歌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是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
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和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就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我国自近代新式学校出现以后,就有创作校歌的传统,从著名学校到乡村小学,大多都有自己的校歌。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青海著名女歌手、西宁市虎台中学音乐教师的罗秀红女士历时数载,多方搜求、收集、筛选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二十三首,形成《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一书准备交出版社出版,这对丰富校园思想文化,发扬我国优良文化交传统,研究校歌创作规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很有益的贡献。
《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一文收集了西宁市虎台中学、西宁市第十四中学、西宁市北大街小学、西宁市西关街小学、海东市乐都区第六中学等二十三所优秀中小学校歌,这些校歌无不体现一所学校的新思维、新观念、新功能的文化内涵,也从一个新的角度完成了青海高原优秀中小学的校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写实”到“载道”的锐变,在传承中实现从“载道”到“化人”的过程,无一不体现着青海高原优秀中小学群体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觉。
就拿西宁市西关街小学的校歌《勤严诚健,面向未来》来看,它孕育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励作用。“湟水滔滔流向远方,古驿平安名扬四方,母校孕育时代的英才,年年飞出金凤凰……”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校歌《诚信文明、敬业乐学》的第一句就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表达了对河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与此同时,她也说明了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的文化根脉和历史定位,就是始终植根于河湟文化沃土,努力突出河湟风格,打造“诚信文明、敬业乐学”的具有中国根基的现代世界小公民……
一首好的校歌,一般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印记,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让人一生都铭记在心
《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一书,罗秀红女士从学校简介、办学理念阐述及校歌赏析(包括创作解析、乐段分析、特点结构)入手,再现了西宁市第十四中学、西宁市虎台中学等二十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内涵。
在拜读《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一书文稿时,笔者不由想起中国创作普及近代学堂乐歌的先驱——张謇先生。在中国现代音乐开创者的行列中,张謇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名字。大家熟知他是伟大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其实他与近代学堂乐歌(后称近代校歌)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将“音乐”列为必修科目的条款。至于正式要求各校编制校歌,则是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向部属院校发出的训令。
张謇认为,“校训和校歌为一校精神所寄顿之物”。关于校歌的创作,张謇有着他自己的见解——校歌追求歌词美、曲调美、感情美,力求校歌好唱、好听、好记、好感受、好传唱。因为校歌首先是音乐作品,从来都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兼而有之的。其次,校歌传承文化传统,激励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校歌焕发的是青春的活力,塑造的是师生的灵魂和价值观,形成的是学校独特的校风、校貌,成为一个学校的个性风格传之后世。
此外,校歌起着凝聚激励功能。由校歌可以诱发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的文化内聚力,可以有效增加学校的团结与和谐,提升整体合力;校歌还可以对人心理和情感形成巨大的精神刺激,从而形成积极的推动力。将抽象的学校精神浓缩为一曲清新高雅、激荡人心的校歌,在不断地传唱中塑造学校的灵魂,张扬学校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使所有成员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服从大局,服从群体,每个学校成员都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对学校群体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透过《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笔者不仅看到了青海高原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而且透过这些校歌歌词,笔者体味了校歌的基本要素——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环境。翻阅歌词,你就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标明自己学校的区位。什么“河湟谷地”“古驿平安”“南凉古囯”“凤凰山下”“湟水之滨”等等,比比皆是,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青海高原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丰厚,源远流长,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和精神力量。我囯自古代就形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钟灵毓秀”的信念。不论是处于“三河”间的一座山、一条河、一块田,都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蕴藏着他们无限的生活记忆。所以毫不奇怪,学校借当地风物以育人,引当地史事以铸才,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学校通过校歌,把乡土的根,把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生活在它怀抱的学子心中,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个本,为桑梓,为祖国效力;同时,也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把学校和自己生活的故土融为一体,更爱学校、更努力前进。
此外,透过校歌歌词,笔者领悟了校歌的核心内容——反映时代历史需求、人民期望,和为实现要求和期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主张。引导、推动、鼓励广大学子紧跟时代潮流,勇挑人民赋予的重担,成为有作为的新一代,是校歌的出发点。因此,时代精神、历史重任,人民希望,便成为校歌的灵魂,贯彻落实要求的教育信念、教育主张便成为校歌的核心。同时,也从歌词内容上可以看出校歌的一些特点,如有些学校的校歌是学校成员共唱、合唱式的表达方式,另一些学校则以学生为第一人称的自唱表达方式,而有些学校的校歌则是办学者、教育者的直白表达。
总之,透过《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一书看出了我省基础教育办学者、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最后,让我用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诗句与罗秀红女士共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0年8月29日夜于西宁
青海中小学优秀校歌赏析序言
本文2020-09-06 11:57:12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244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