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遵照烈山区委、区人大工作安排,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与区文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以及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等分管领导,由缪瑾副主任带队,于2019年5月23日深入到三镇景区景点实地查看,调研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讨论全区下一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何推进、如何实现国家验收达标,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016年11月,淮北市烈山区自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通过规划融合、景区建设、市场规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现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概况
烈山区地处淮北市南部,总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全区辖烈山、宋疃、古饶3镇和杨庄、临海童、百善、任楼4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经济开发区。烈山是淮北市城市“东进南扩”的重点发展区,同时烈山还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放性农业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百强县(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塔山石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名区,其中榴园村是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烈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传说烈山是炎帝烈山氏的出生之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华家湖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3处;2019年又新增了烈山窑遗址、赵氏宗祠和榴园村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保单位如宁戚墓、许由墓、捻寨遗址等16处;同时,烈山窑和草庙孜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四季榴园和南湖公园、正在打造国家3a级景区七彩和村、以及正在提升和规划建设的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华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二、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
(一)成立创建组织,明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烈山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烈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计划表》、《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二)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烈山区全域旅游规划》、《烈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项目总体规划》,全区规划了四季榴园、南湖公园、龙脊山、化家湖、廻龙山、十里长山六大景区,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编制《烈山区石榴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实施第二批精品民宿建设和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创建成国家aaa七彩和村景区。
(三)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在四季榴园景区设立了烈山区旅游警察、旅游景区巡回法庭,设立由公安、旅游、环境、市场(工商、物价)食药等单位参与的综合执法队伍,将景区游客中心国有资产包括债权债务移交给盛大投资公司。
(四)推进“旅游+”,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一是“旅游+文化体育”。利用化家湖景区连续举办六届环湖自行车赛,环化家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2018年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淮北站榴园)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以淮北市太极拳展示、秦楼桃花节、七彩和村梨花节、最美桃花面摄影大赛、寻找最美石榴仙子摄影大赛、李政恩篆刻书画展等节庆活动和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各类活动,形成了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二是“旅游+山水”。依托烈山山水资源、农耕文化这一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四季榴园景区建设环形观景路,形成烈山特色的“一带一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湖公园、泉山公园、化家湖、龙脊山、廻龙山、十里长山等景区建设。三是“旅游+交通”。全区旅游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六横六纵”路网把烈山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点点连成线,线线连成片,节约了游客在路上的时间,延长了游客在景区景点休闲的时间;开通105、109、116、126路等旅游线路和淮北—榴园旅游专线直通车。四是“旅游+养生”。依托烈山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山水资源,建设榴园精品民宿、塔山生态农庄、果老生态山庄,培育龙脊山地锅鸡、果老山庄黑山羊、小香猪、蒸时令野菜等十大品牌养生特色食品;开发研制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等养生保健食品,凸显本地特色。五是“旅游+小镇”。利用集镇建设打造特色石榴小镇、苹果小镇、灵枣小镇等,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撑,带动了本地的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城镇调整产业、改善民生、提升形象的目标。六是“旅游+工业”。烈山区将利用工业遗产,变废为宝,依托旧的矿井矿区进行改造,变成矿井餐厅和矿井体验,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的景点。国家矿山博物馆、酒器陈列馆、纺织体验馆等工业旅游已经形成。目前,井下餐厅和矿工体验煤矿以及北从朔西湖公园南至南湖公园的旅游观光“小火车”正在谋划设计中。七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具有烈山特色的中国结、泥塑、剪纸、根雕、奇石等文化旅游产品,并逐渐形成旅游产业,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塔山石榴系列产品、和村苹果、黄营灵枣、秦楼蜜桃、赵集水果蔬菜等地方土特产,已形成规模特色,其中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营灵枣已成为国家地理名称保护产品。2018年,在安徽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金榴园石榴饮料获得银奖。
(五)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围绕四季榴园4a级景区提升,新建榴园高档民宿和四眼井纪念馆,不断推进石榴特色小镇、赵瓦房画家村、塔山二期精品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季榴园、龙脊山景区提升和泉山公园、化家湖景区规划建设,创建七彩和村和秦楼桃花源3a景区、加快十里长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草庙孜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大提升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品味。
(六)发展乡村旅游,辐射全域旅游示范区范围。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已达亿元,通过发展万亩石榴园、万亩苹果园、千亩灵枣园、金泰莱农业生态园等特色农业基地,依靠发展农家乐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拓展训练等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达到了引领休闲观光与拓宽增收渠道的作用。
2018年,先后申报创建国家3a七彩和村景区和秦楼金泰莱生态园景区,挖掘赵集民俗文化,建设赵集民俗馆,发掘了烈山窑遗址和草庙圩孜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两大文物遗产,投入百万余元资金,进行发掘、抢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正在申报国保单位,着力打造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七)夯实旅游基础,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烈山区围绕“旅游标识数量充足、旅游宣传面广量大、旅游服务优质高效、市民参与彰显魅力、旅游监管措施得力”五大目标,全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沱河东路、兴湖路、卧牛路、梧桐大道等旅游线路全部建成。投资320万元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本文2020-08-02 22:27:1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194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