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赴肃兰省陇西市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0-06-03浏览:2314下载158次收藏

关于赴肃兰省陇西市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领导要求,12月11日—15日,市文明办由副主任满江同志带队,组织赴肃兰省陇西市学习考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察组一行在陇西先后走访了主次干道、街道社区、集贸市场、科技场馆、道德讲堂、政务大厅、文化中心、循环经济馆、云水湖景区等,深入了解陇西市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社区创建、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奖惩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陇西基本情况

肃兰省陇西市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地处西北戈壁地区。1959年陇西地区发现特大型镍矿,经过50多年的发展,铜川公司已经成长为全球知名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第三大铜生产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陇西由此被誉为“祖国的镍都”、“难得的金娃娃”。陇西缘矿兴企、因企设市,1981年成立地级陇西市。全市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47万,城镇化率66.8%。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64亿元,财政收入48.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00元。

早在1985年,陇西市就响亮地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口号。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一场接力赛、作为一个政治责任来传承,发扬“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陇西精神,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化民”理念,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年年都有新举措,处处都有新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甘肃省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走出了一条西部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之路。

二、几点启示

陇西一行,考察组成员颇为震撼,更深受启发,陇西与我市为同一时期开发建设的资源型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情相似、基础相似、历程相似,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体会:

1、拼搏精神是创城的核心。陇西是在戈壁滩上建设的城市,33年前还是遍布沙砾的荒原,“风吹石头跑,日晒黄泥焦”,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国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陇西人始终秉承“敢叫日月换新天”拼搏精神,从1985年首次提出创建目标,到2005年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再到2015年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陇西人民为之付出了30年的艰辛努力。30年矢志不渝追求,30年众志成城奋斗,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陇西人用心血和汗水,在荒漠戈壁上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之城。

2、生态建设是创城的根本。历届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树立“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思路,把绿化美化、改善生态作为创城的根本,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十大碧水蓝天”工程,在“种棵树比生个娃娃更难”的陇西,先后建成了铜川公园、云水湖景区、紫金花卉观光基地等绿化工程,涌现出“造林英雄”张雷云等一批先进典型。云水湖景区是在戈壁滩上挖出来的人工湖,总占地约236公顷,从内陆省份引入客土9万多立方,注入中水180万立方,成为西北最大的中水蓄水景观带。

3、创新发展是创城的引擎。陇西树立改革全局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发展。在产业上突出创新、循环、统筹,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化工、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为创城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把创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实行“定目标、定标准、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奖惩”机制,市文明委全体会议定期安排主创单位述职,对创城工作存在的问题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办,定期开展模拟测评,实行创城工作“一票否决制”,从人、财、物、制各方面保障创城工作开展。

4、风貌塑造是创城的关键。陇西城市不大,朴实无华,整洁有序。曾为“重度污染城市”的陇西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利用现代科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水平,2013年入选全国宜居城市百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强对城市内河、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先后建设龙泉景观带、新华路景观带、铜川国家矿山公园等城市景观。重点打造了“中国镍都、神秘骊靬、紫金花城、沙海乐园”四个形象品牌,出台了游客补贴办法,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目前,陇西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1.96%、36.11%,形成了“半城楼宇半城绿”的秀美景色。

5、以人为本是创城的精髓。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大力为民办事。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实施背街小巷翻建,推行街巷市场化保洁,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常态开展志愿者文明劝导,让居民在创建中受惠,从而积极参与创建、支持创建。在甘肃率先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市、区投资1.1亿元,建成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铜川区第二小学。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契机,推动文化资源大整合,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使市民素质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不断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6、精细治理是创城的基础。统筹争创文明城市和城市管理工作,将城市管理作为创城的基础。在城市管理中注重人性化、突出精细化。针对大风天气较多的实际,垃圾箱全面埋入地下,既美观又不占地方。街道社区普遍实行环卫市场化,行道树和绿地用中水滴灌、喷灌,节水环保。广场、人行道铺设防滑砖,大量增设座椅,方便市民休息。公共场所普遍设有“袋走陋习、留下文明”储物盒,里面备有旧报纸折叠的果皮袋。每个公共厕所都有洗手用热水,酒店、餐馆设置“爱心驿站”,为交警、环卫工人等免费提供茶水、加热饭菜等服务,切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细小处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几点建议

要想打赢创城攻坚战,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创建育民”的工作理念,围绕“两个建成”的目标,坚持“六谋”,强化六项工作落实,确保201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为此建议:

1、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赴肃兰省陇西市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