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9 年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要点
石景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
才原则,牢牢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围绕“1+3+1”高精尖产业发
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好人才政策、平台、服务
“组合拳”,多方联动开展引才育才系列活动,积极打造近悦远
来的人才生态,发挥人才优势引领推动石景山高质量发展。
第一部分 2019 年工作总结
一、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
1.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人才工作机制。随着人才
工作的深入开展,石景山区人才工作面临更多新形势、新任务,
为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2019 年初,围绕经济社会转型
发展需要,石景山区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新增区委
编办、区体育局、区住建委等 6 家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全区人
才工作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协调力得到有力增强。召开区人才工
- 3 -
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年人才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
了 2019 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召开了 10 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专
题会,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和督促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
保质保量完成。
2.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工作保障。积极落实市
委《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年-2022
年)》,结合石景山区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解,
确保方案落地见效。在梳理区域人才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积极构
建“1+1+n”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工作制度保障和顶层设
计。聚焦引育“1+3+1”高精尖产业和体育、文化等领域高层次
人才,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景山区人才工作的意见》《石景
山区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及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个人专项奖励力度,围绕人才关心
关注的应税收入补贴、落户居留、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探
索实施绿卡“一卡通”服务。
3.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人才规划落实,提前谋划下一阶
段工作。为系统总结人才工作经验,掌握全区人才发展现状,找
准未来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区人才办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
构,提前谋划做好“十三五”时期人才规划的终期评估和“十四
五”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召开了相关工作部署会,制定了《“石
景山区人才工作专项调研”课题实施方案》,并组成专题调研组,
- 4 -
深入区相关委办局、各园区、各企业,通过个别谈话、资料查阅、
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取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
式,开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对石景山区人才队伍建
设情况、人才工作有效性、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等内容进
行综合调研评估,增强人才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全区下一
步人才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二、多方联动,推动人才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1.加大人才培育,推进重点领域人才培养。聚焦现代金融、
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
坚持需求导向,将市场化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举办
2019 年金融行业盛会,开展主题沙龙、大讲堂、专家论坛、金
融安全峰会等活动 10 余场,邀请樊纲、高培勇、马斯金等 33 位
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参会,为银保园发展出谋划策,
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沿分析和智力支持。依托园
区讲堂、创新石景山公众号等载体,加大与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
协会、人民教育网等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行业
论坛、高端人才培训等活动,邀请工程院院士、小米、格灵深瞳
等行业领军人才进行专题培训,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协作平台,加
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人才发展战略,开展“石
景山区人才天津行”活动,组织搜狐畅游、东土科技、安博教育
等 31 家区域重点企业的引进人才和高管前往天津市河北区考察
- 5 -
交流,先后到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院、滨海区深之蓝水下
智能机器人和国家动漫园考察学习,详细了解当地重点企业在人
才对接服务、平台运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积极
推动两地人才工作协同发展。
2.强化保障措施,助推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开展《创新
创业石景山启航工程》《关于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等
制度的修订工作,制定出台《石景山区促进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创
新发展支持办法》等政策文件,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举办首
期知识产权孵化加速营、第二届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第
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2019 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石景山分赛
等系列高端创业服务活动,吸引创新资源和重点项目齐聚石景
山。发挥高校人才集聚优势,实施走进高校引才计划,开展“筑
梦京西 共创未来”系列活动,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8 所知名高校,为 60 余家驻区中央、
市属国有企业和区属重点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人才,得到 22 所
高校学子的热烈响应,线上关注浏览量 2.8 万人次,共收到简历
2200 余份,有效拓宽了石景山区主动引才的渠道。
3.推动人才项目化,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项目化运作
为手段,统筹引导全区各单位积极主动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激励广大优秀人才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引
领行业发展。 创新创业 领域 ,评选出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6 -
史晓刚创新工作室、天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刘金锐创新工作室、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任毅创新工作室等 3 家创新工作室,加
大创新创业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乃至行业技术改造和技
术升级。 教育领域,围绕建设“教育服务区域转型发展先进区、
北京市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区、学生全面发展示范区”的奋斗
目标,深入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以集中学习、课
题研讨、赴国外考察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学专业
人才水平。 医疗卫生领域 ,开展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加大资
金支持力度,开设《京西国医堂》电视专栏,邀请名中医传承工
作室指导老师及传承人做客电视台,采取访谈互动形式讲解防病
治病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社会工作领域 ,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设,修订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加强社工队伍管
理,实施“领雁工程”,开展“社区带头人”培训、“优秀社区主
任”巡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能
力。 文化建设领域, ,建立文化名人专家智库,发挥名人集聚效应,
开展“六聚石景山”品牌文化活动,助推我区西山文化带建设,
丰富地区群众文化生活。 冬奥体育领域 ,打造冬季体育运动特色
先行区,积极与中国滑冰协会、世界冰壶协会、idg 集团沟通对
接,争取中国滑冰协会落户我区,不断加大冰雪产业相关人才的
培养和引进力度。
三、筑巢引凤,全面优化人才发展事业平台
- 7 -
1.搭建创新创业载体,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国
家级+市级+创新型孵化器”相结合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
孵化服务体系,为区内创业孵化机构定制“创业促进精准服务
包”,侨创空间获得市科委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专项立项
支持,新增中欧科技创新中心、启迪之星 2 家北京市众创空间。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创业孵化
服务机构 15 家,全区从事创业服务机构近 30 家,孵化面积近
50 万平米,服务各类企业超过两千家。推动央地人才协同创新
发展,推动三友宇天测绘有限公司、创佰汇前沿科技孵化中心建
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吸引倪光南、朵英贤等一批知名院士、学者
入站指导工作,推动新唐思创、众谱达等 3 家企业建设博士后科
研园,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博士后科研站,畅通
产学研协作渠道,为人才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搭建
桥梁。
2.深化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
新高地。作为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促进市区之间互利共赢
的重要载体,在市人才局、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积极推动海外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打造海外高层次人
2019 年,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
才原则,牢牢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围绕“1+3+1”高精尖产业发
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好人才政策、平台、服务
“组合拳”,多方联动开展引才育才系列活动,积极打造近悦远
来的人才生态,发挥人才优势引领推动石景山高质量发展。
第一部分 2019 年工作总结
一、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
1.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人才工作机制。随着人才
工作的深入开展,石景山区人才工作面临更多新形势、新任务,
为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2019 年初,围绕经济社会转型
发展需要,石景山区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新增区委
编办、区体育局、区住建委等 6 家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全区人
才工作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协调力得到有力增强。召开区人才工
- 3 -
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年人才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
了 2019 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召开了 10 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专
题会,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和督促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
保质保量完成。
2.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工作保障。积极落实市
委《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年-2022
年)》,结合石景山区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解,
确保方案落地见效。在梳理区域人才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积极构
建“1+1+n”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工作制度保障和顶层设
计。聚焦引育“1+3+1”高精尖产业和体育、文化等领域高层次
人才,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景山区人才工作的意见》《石景
山区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及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个人专项奖励力度,围绕人才关心
关注的应税收入补贴、落户居留、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探
索实施绿卡“一卡通”服务。
3.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人才规划落实,提前谋划下一阶
段工作。为系统总结人才工作经验,掌握全区人才发展现状,找
准未来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区人才办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
构,提前谋划做好“十三五”时期人才规划的终期评估和“十四
五”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召开了相关工作部署会,制定了《“石
景山区人才工作专项调研”课题实施方案》,并组成专题调研组,
- 4 -
深入区相关委办局、各园区、各企业,通过个别谈话、资料查阅、
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取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
式,开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对石景山区人才队伍建
设情况、人才工作有效性、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等内容进
行综合调研评估,增强人才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全区下一
步人才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二、多方联动,推动人才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1.加大人才培育,推进重点领域人才培养。聚焦现代金融、
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
坚持需求导向,将市场化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举办
2019 年金融行业盛会,开展主题沙龙、大讲堂、专家论坛、金
融安全峰会等活动 10 余场,邀请樊纲、高培勇、马斯金等 33 位
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参会,为银保园发展出谋划策,
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沿分析和智力支持。依托园
区讲堂、创新石景山公众号等载体,加大与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
协会、人民教育网等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行业
论坛、高端人才培训等活动,邀请工程院院士、小米、格灵深瞳
等行业领军人才进行专题培训,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协作平台,加
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人才发展战略,开展“石
景山区人才天津行”活动,组织搜狐畅游、东土科技、安博教育
等 31 家区域重点企业的引进人才和高管前往天津市河北区考察
- 5 -
交流,先后到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院、滨海区深之蓝水下
智能机器人和国家动漫园考察学习,详细了解当地重点企业在人
才对接服务、平台运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积极
推动两地人才工作协同发展。
2.强化保障措施,助推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开展《创新
创业石景山启航工程》《关于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等
制度的修订工作,制定出台《石景山区促进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创
新发展支持办法》等政策文件,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举办首
期知识产权孵化加速营、第二届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大赛、第
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2019 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石景山分赛
等系列高端创业服务活动,吸引创新资源和重点项目齐聚石景
山。发挥高校人才集聚优势,实施走进高校引才计划,开展“筑
梦京西 共创未来”系列活动,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8 所知名高校,为 60 余家驻区中央、
市属国有企业和区属重点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人才,得到 22 所
高校学子的热烈响应,线上关注浏览量 2.8 万人次,共收到简历
2200 余份,有效拓宽了石景山区主动引才的渠道。
3.推动人才项目化,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项目化运作
为手段,统筹引导全区各单位积极主动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激励广大优秀人才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引
领行业发展。 创新创业 领域 ,评选出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6 -
史晓刚创新工作室、天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刘金锐创新工作室、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任毅创新工作室等 3 家创新工作室,加
大创新创业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乃至行业技术改造和技
术升级。 教育领域,围绕建设“教育服务区域转型发展先进区、
北京市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区、学生全面发展示范区”的奋斗
目标,深入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以集中学习、课
题研讨、赴国外考察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学专业
人才水平。 医疗卫生领域 ,开展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加大资
金支持力度,开设《京西国医堂》电视专栏,邀请名中医传承工
作室指导老师及传承人做客电视台,采取访谈互动形式讲解防病
治病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社会工作领域 ,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设,修订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加强社工队伍管
理,实施“领雁工程”,开展“社区带头人”培训、“优秀社区主
任”巡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能
力。 文化建设领域, ,建立文化名人专家智库,发挥名人集聚效应,
开展“六聚石景山”品牌文化活动,助推我区西山文化带建设,
丰富地区群众文化生活。 冬奥体育领域 ,打造冬季体育运动特色
先行区,积极与中国滑冰协会、世界冰壶协会、idg 集团沟通对
接,争取中国滑冰协会落户我区,不断加大冰雪产业相关人才的
培养和引进力度。
三、筑巢引凤,全面优化人才发展事业平台
- 7 -
1.搭建创新创业载体,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国
家级+市级+创新型孵化器”相结合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
孵化服务体系,为区内创业孵化机构定制“创业促进精准服务
包”,侨创空间获得市科委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促进专项立项
支持,新增中欧科技创新中心、启迪之星 2 家北京市众创空间。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创业孵化
服务机构 15 家,全区从事创业服务机构近 30 家,孵化面积近
50 万平米,服务各类企业超过两千家。推动央地人才协同创新
发展,推动三友宇天测绘有限公司、创佰汇前沿科技孵化中心建
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吸引倪光南、朵英贤等一批知名院士、学者
入站指导工作,推动新唐思创、众谱达等 3 家企业建设博士后科
研园,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博士后科研站,畅通
产学研协作渠道,为人才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搭建
桥梁。
2.深化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
新高地。作为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促进市区之间互利共赢
的重要载体,在市人才局、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积极推动海外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打造海外高层次人
某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9 年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要点
点击下载
本文2020-04-23 13:40:54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074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