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综治办2020年工作计划
一、普法教育
(一)坚持面授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邀请法院法官进行法律知识和政策条文讲座;聘请相关法律顾问进行讲解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难问题;举办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等。
(二)多种形式宣传。通过走村入户召开座谈会、板凳会,发传单、微信信息群发等广泛宣传。在形式多样的宣传中教育广大居民,提高全镇人民的法律意识,树遵纪守法新风。
(三)组织专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开展法律知识咨询,开展专业法律纪念日宣传,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营造人人知法、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1.要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把普法工作列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好人员,保障普法所需的经费及普法规划的贯彻。
2.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日制度、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等。加强普法工作总结评比,把法制教育、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的重要标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
3.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站办所执行普法规划和开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审批、依法管理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针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依法治理,及时通报和向上级报告普法工作情况。
二、平安建设
(一)高度重视做好信访、上访案件的处理工作。
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辖区民警、村两委干部,四位一体,对突出矛盾纠纷进行了包案分工。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工作日每天信访接待制度,坚持轮流值班制度,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制度。
(二)社会治安总体状况。一是严格执行矛盾排查调处月报告制度。对“两排查一分析”半月报表上报率达100%。二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共保一方平安。没有传销、非法集资等案件发生,没有严重负面舆情发生,社会治安整体平稳。
(三)高度重视做好信访、上访案件的处理工作。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辖区民警、村两委干部,四位一体,对突出矛盾纠纷进行了包案分工。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工作日每天信访接待制度,坚持轮流值班制度,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制度。
(四)社会治安总体状况。一是严格执行矛盾排查调处月报告制度。对“两排查一分析”半月报表上报率达100%。二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共保一方平安。没有传销、非法集资等案件发生,没有严重负面舆情发生,社会治安整体平稳。
(三)加强监管,做好重点人防范和监控。一是加强村级巡逻队伍建设,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坚持365天24小时值班责任制。二是组建夜间巡逻队队。强化了重点地区的巡逻,加强对夜间闲杂、游荡人员的询问、监控。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按照“定格、定员、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明确镇村干部为所联网格的管理员。网格管理员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负责群众工作、环境卫生、综治维稳、粮食生产等工作的落实。一级网格在镇,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职责人。二级网格到村,根据厚畛子镇9个村的实际状况,将全镇划分为9个二级网格,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职责人。构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职责体系。每个网格配备一位网格员专门负责,主要是村、队干部负责。使我镇治安案件整体发案率有所下降。配合派出所做好学校周边治安治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四)加强重点人员监管工作。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对9个村进行流动人口摸查,扎实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保障全镇“平安人口”的管理。二是加强对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工作。三是加强戒毒人员管理,建立长效禁毒机制。积极探索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路子,边工作、边总结、边调整、边完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按照国家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的有关要求,卫生院为确诊的精神病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落实专人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全镇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覆盖面达95%以上,提高了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健全党支部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的"多元治理"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把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二是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村书记、主任为第一负责人。要完善村代会、村委会、村监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健全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各村从现任村两委、原村干部、德高望重长辈、有威信的村民等人员中挑选、组建成立矛盾纠纷排调委员会,包片、分类处置村内各项矛盾。
(二)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健全公众参与的"群防群治"模式,创新服务群众新举措。一是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把群众来信来访当成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和主动下访制度,努力开辟群众表达渠道,让群众意愿得到有效表达。二是完善群众参与治理机制,坚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让"枫桥经验"真正体现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发展成果。
(三)坚持把自治、法治、德治作为根本方式,健全"三治融合"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1、发挥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完善村代会、村委会、村监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建立健全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自律规范作用,支持红白理事会等发挥倡导良好乡村风气功能,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协商机制。2、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建立法律顾问、村"两委"成员、调委会成员以及部分党员和村居民代表的工作模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村活动。3、发挥道德建设的教化作用。健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全社会正气充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宣传机制。
(四)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根本支撑,健全"综治中心+网格化"的"全域联动"模式,激发甚层社会治理新潜能。
1、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加强综治中心等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加大基层社会治理力量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完善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统筹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资源力量,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更好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作用。
2、推进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统筹推进区域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扁平化、高效化。全镇分为五个工作区,各工作区负责工作区内矛盾纠纷、社会治安、信访等问题处置,并对书记、镇长负责。工作区内各村负责各村矛盾纠纷、社会治安、信访等问题处置,并对各工作区区长负责。3、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健全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滚动排查机制,全面掌握各类问题底数,切实将基层各类矛盾点、风险点全部纳入视线。二是要落实社会治安形势动态研判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对突出问题及早预防。三是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调解平台作用,统筹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复议、诉讼等手段,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乡镇综治办2020年工作计划
本文2020-04-20 17:12:27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071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