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县法院人大报告
2019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院受理各类案件22145件,同比下降2.15%,结案19536件,同比上升1.61%,法官人均结案444件。先后有6个集体和16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我院被市中院确定为全市唯一申报集体立功的法院,法官刘向远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荣誉称号,法官杨菁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一、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推进和深化平安建设
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打防并举、惩教结合,努力维护全县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严惩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针对“盗抢骗”“黄赌毒”“套路贷”犯罪活动,重拳出击,审结案件238件408人,其中李杰等72人特大电信诈骗案,系全市历年来被告人数最多、庭审时间最长的一起案件,主犯李杰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严惩非法金融犯罪,聚焦涉众型经济犯罪大案、要案,先后审结大众医院、金圆家电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4件4人。强化对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依法从严从重判处侵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犯罪案件8件8人。深入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完成对2016年以来审结的12369件民间借贷案件的梳理审查,对其中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的143件依法予以纠正;建立《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加强对职业放贷行为的法律规制和管控,有效遏制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安全”。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咬定三年目标不放松,贯彻依法严惩的方针,选优配强刑事审判力量,聚力“大案攻坚”“积案清零”“打伞破网”,形成强力扫除的压倒态势。先后审结涉黑恶罪名的九类刑事案件53件152人,铲除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和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组织对沈杰等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处涉“套路贷”犯罪的首要分子沈杰有期徒刑十五年。突出“打财断血”,对28名涉黑涉恶案件被告人判处罚金213万元,追缴违法所得218.95万元。聚焦源头治理,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突出问题,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4份,确保打准打实,打深打透。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探索与学校、妇联等职能部门建立未成年人联动保护机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先后组织7名法官深入到联系点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校园行”活动,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犯罪。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专题召开严惩毒品犯罪、打击“套路贷”虚假诉讼等新闻发布会5次,通过《说法》《法治泗阳进行时》等电视节目和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120余件,以案释法,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
二、围绕大局,聚焦中心,服务和护航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六增六强”,找准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切入点、落脚点,为泗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着力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围绕城乡公共空间治理、农房改善、退圩还湖等重点工作,积极参与前期纠纷化解,强力推进涉农案件审理,审结土地流转、承包、互换等类型案件48件,引导乡镇街道通过非诉方式依法确权收回被长期侵占的国有和集体土地。向县委报送《关于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保障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对城区涉棚户区改造和“三水”管网改造工程地块上两处拒不腾退房屋的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搬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执行。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家创新创业发展保障措施12条,激发企业家创业活力。强化规则之治,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指引作用,审结经济领域各类合同纠纷1019件,诉讼标的5.82亿元,树立起诚实守信、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秩序。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全力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开通“执行绿色通道”,全年为维格新材料等涉诉企业执行到位案款2.17亿元。通过逐案清理,将符合条件的427家企业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对5家涉诉企业以查封应收账款等债权的形式替代冻结流动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司法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努力在全县构建起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法治化保障、市场化导向的破产案件审判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提出建立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议,得到县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强化破产审判力度,审结江苏万兴纸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和泗阳桃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通过重整,泗阳桃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引入第三方注资2.5亿元,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畅通执行转破产衔接渠道,将长期停产停业、资不抵债、执行不能的义乌商贸城等15家企业转入破产审查程序,盘活润天复合材料等6家“僵尸企业”存量资产1.58亿元,释放闲置土地239.57亩、低效厂房11万平方米。
三、关注诉求,回应期待,维护和保障民生权益
牢记人民的立场就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不断创新为民、便民和利民举措,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中。
强化民生福祉保护。聚焦群众关心的家庭、就业、交通、住房等民生领域,审结一审民事案件9305件。全面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类纠纷1725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件,适用“感情冷静期”调解和好离婚纠纷38件,有效修补了家庭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瑞禾阳光城等商品房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纠纷586件;按照省市法院要求,以示范诉讼的方式审结物业纠纷64件,通过司法审判的规范指引,形成诉外联动化解合力,推动物业纠纷的有效解决;加大与县劳动仲裁委的裁诉衔接,联合化解环宇光伏、国禾木制品等企业的劳资纠纷6批次151件。优化诉讼服务功能区设置,把多元解纷、登记立案、司法辅助等功能整合至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次办好”的服务。强化司法救助,推动诉前调解,全年为当事人缓减免和节约诉讼费352.14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巩固执行力度不减。不断夯实“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基础,新收执行案件7577件,结案7885件,执行到位金额6.2亿元。优化执行联动机制,与房管处、不动产登记中心数据端口全面对接,实现了对被执行人存款、车辆、不动产等财产信息的“一网打尽”,全年查询不动产信息9081条,扣押车辆61辆。集中开展涉企、涉民生、涉金融、涉财产刑执行专项活动。常态化实施错时执行,出动警力646人次、拘留360人、罚款10人;“网拍”处置资产315件,成交金额2.09亿元,对129套房屋进
2019年县法院人大报告
本文2020-03-03 14:49:01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023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