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工作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20-01-21浏览:2956下载279次收藏

尊敬的xx市行政审批局xx局长及各位领导:

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莅临我局指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下面向各位领导介绍我局参会人员:………

xx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全县辖xx镇x乡,户籍人口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万人),属百万人口农业大县。

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是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县上下对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思想高度一致、认识高度一致、行动高度一致。 围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我们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了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16年6月省召开改革试点会议后,县政府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8月30日至31日,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法制办主任xxx同志带队,县编办、县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11人组成的学习考察组,赴xx市、xx区和xx县行政审批局等地,就三地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2016年12月省府办公厅(﹝2016﹞76号文件)下发扩大试点范围,2017年5月起通过到乡镇、县级部门调研征求意见、开展风险评估,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形成试点方案报省政府,2017年7月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务服务中心。

2017年8月起,历时半个月,再次前往县教育局等20个县级部门开展试点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阅行政审批资料和共同探讨相关问题等方式,对我县拟集中划转的162项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情况(包括法律法规依据、前置条件、现场踏勘、办件量)、行政审批人员与监管人员基本情况、行政审批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情况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准确掌握了职能部门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的基础信息,摸清从事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县级部门行政审批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充分征求县级相关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为我县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10月11日,省政府以(川府函﹝2017﹞189号)确立我县为xx市唯一试点县,2017年12月26日,xx县委县政府印发《<xx县人民政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案>和<xx县人民政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部署了改革试点工作。2017xx日成立县行政审批局筹备组。2017年12月29日按改革试点要求,xx县行政审批局如期挂牌,并于2018年x月x日成立党组。

(二)三定方案情况

行政审批局核行编x名,领导职数一正二副;下设x个股室,中层股级职级x名.

(三)分批划转,稳步推进改革试点。

一是分步实施,确保划转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县行政审批局于2017年x月x日挂牌后,共分三个批次划转职能、编制和人员(2月、5月、8月),实际到位人员72名(其中行政编制20名,事业编制40名,借调2名,政务服务辅助人员10名),全县涉及改革试点任务的19个县级部门210项行政许可事项已划转到位。通过三批次逐步划转审批事项,避免了统一划转带来的量大无法“消化”,从而造成审批脱节、影响办事效率的现象。同时可通过总结第一批划转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第二、三批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是人员划转方式:为确保划转人员干得好、留得住,采取协商方式,在划转前充分征求本人意愿,若原单位无人愿意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则划转相关单位的编制,由行政审批局通过公选、考调、商调等多种方式解决人员问题。同时采取“传、帮、带”方式,由相关单位派出专业人员指导相关审批工作,直到“新人”基本能独立操作。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最优改革模式。为方便办事群众,解决县行政审批局人手紧张、工作人员无资质等诸多矛盾,将28项行政许可事项委托原职能部门或乡镇(站、办、所)办理,明晰权责关系,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如:将动物检疫、个体工商户登记等事项委托办理。涉及原职能部门办理的与行政许可相关的64项公共服务事项入驻大厅委托行政审批局办理。

(四)优化服务方式确保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一是相对集中后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性质和内容分类归并到各个业务审批股室,并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优化受理窗口和股室审批工作流程,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缩短审批时限。二是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现场踏勘工作,采取由县行政审批局牵头组织,业务审批股室和原职能部门中介机构(专家)共同参与的模式,多方相互补充完善、相互监督和制约,确保现场踏勘工作的依法、规范、公开和透明。

(五)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一是,县行政审批局就行政审批职能的移交和承接前,已和19个县级职能部门反复研究、沟通和协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便民的原则,通过联合行文(共出台联合行文14份)共同遵照执行并向社会予以公布,使行政审批工作得以无缝衔接和规范运行。二是,初步建立《xx县行政审批工作联系会议制度》《xx县行政审批局行政应诉制度(暂行)》《xx县行政审批局现场踏勘工作暂行办法》 《xx县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xx县投资建设项目“四联合”评审勘验暂行办法》等各类工作机制和监管机制正报县政府办审定印发。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长期以来,各类行政许可事项分散在各个部门,有些互为牵制,协调、流转不顺,企业或个人办理审批业务需要往返于多部门之间。行政审批局的成立为打破原有的审批布局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将原部门设置窗口,改为以行政相对人为中心设置综合窗口,将相类似的、相近的、相关联的许可事项和涉及项目投资的许可事项归入一个窗口(股室),实行前台接件出件,后台内部流转审核审批。将原职能部门“申请、受理、初审、审核、批准、发证”六大环节减至“受理、审批、发证”三个环节,实行简单事项当场办、复杂事项限时办,重要事项专人办、非主审要件“容缺后补”,受理时间缩短至3小时,提速87%,有效解决了以审批代监管、审批职能分散、审批权力碎片、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xx年x月至xx月,县行政审批局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x件,组织现场踏勘x余次,办结率达x%,无一错办、无一投诉、无一诉讼。

(二)现场踏勘“一体化”

对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现场踏勘工作,采取由县行政审批局牵头组织,业务审批股室和原职能部门、中介机构、专家共同参与的模式,相互补充完善、相互监督和制约,确保现场踏勘工作依法、规范、公开和透明,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现场踏勘提速30%以上,办理提速80%以上。

(三)构建审管分离模式

通过改革试点实现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分离,既划清了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界限,明确行政审批部门与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实行相互监督,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行政审批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腐败现象。

(四)节约行政运行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行政审批和监管工作划转前需职能部门260人承担,划转后的行政审批工作精简到只需县行政审批局40余人承担,大大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各职能部门大量工作人员开始从繁杂的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深入调查研究、拟定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优化公共服务上来,从根本上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改革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改革试点涉及的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急需修改完善。

按照改革要求,行政许可主体资格由原各职能部门改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后的行政审批机构(如县行政审批局),原职能部门不再履行行政审批职能,法律法规对行政许可主体资格的规定也就不再适用,法律法规上存在一定的冲突。

(二)行政审批人员划转困难,人员不足、业务水平不高。

原有职能部门审批人员为部门业务骨干,多为参公或工人身份性质,行政审批局工作量大、业务要求高、大厅窗口人员工作纪律严格,原部门和本人不愿意,造成划转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无法落实,同时,新进人员业务水平低,人员严重不足,影响职能承接和改革成效。

(三)工作衔接机制未全面建立。

部分上级部门不清楚此项改革工作或对改革目的认识不足,缺乏应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部分县级职能部门配合改革较差,县行政审批局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同县级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机制正在探索中,未全面建立。

(四)后勤保障制约和限制了行政审批局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目前县行政审批局的办公场地分散在原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大楼二楼、四楼和五楼,采取租用办公场地,场地条件等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无法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办事服务环境。停车难、部分部门和事项进驻不彻底、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办事效率的提高,和上级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车辆问题导致现场踏勘工作开展困难。目前县行政审批局也未配备车辆,开展现场踏勘工作时所需车辆,主要是与原职能部门协商和申请使用公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场踏勘的工作效率。

三是,办公设备和运行经费严重不足。办公设备需重新购置,办公费、人员差旅保障困难。

(五)网络平台整合和数据共享影响改革试点工作。

办理同一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多股室时,办事群众的个人信息及办理审批事项所需的相关资料,往往要向多部门多股室重复提交,群众自然产生抱怨和理解情绪。而在实际工作中,网络平台整合和数据共享都需要省级相关部门才能解决,县级部门要改变这种现状,困难重重,目前网络使用基本上维持原有模式(如住建部门9个网络系统)。

四、我县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党政重视是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

(二)创新行政审批体制和机制,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是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和监管机制,是改革试点顺利推进的制度保障。

(四)人员划转和经费保障是改革试点推进的必备条件。

(五)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管理,是改革试点顺利推进的重要技术支撑。

以上介绍,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某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工作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