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2020年精准扶贫、对口协作和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石景山区2020年精准扶贫、对口协作
和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审议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之年,是从解决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的过渡之年。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北京市全面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北京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内蒙古、河北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考核办法》、《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石景山区对口昌平区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一县一策一案”的要求,对标对表“国考”[1]、“市考”[2]指标,结合对口地区需求以及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首善标准,强化政治担当,坚决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精准脱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扎实开展产业、就业、“组团式”教育和健康精准帮扶,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持续巩固顺平县、宁城县、莫旗和称多县脱贫摘帽成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建立扶贫支援长效机制。围绕“保水质、助扶贫、促合作”的主线,深化“1+4”结对关系,进一步推进与竹山县各领域的对口协作工作。紧扣实现标准线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到2020年全部脱低上线的目标,持续深入推进结对帮扶昌平区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精准扶贫,注重实效。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扶贫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注重带动脱贫成效,向未脱贫、易返贫倾斜,重点支持产业就业项目,激发当地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考核。牢牢锁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聚焦“国考”7个方面、26个考核指标和“市考”11个方面、39个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大财政和各类资源的投入力度,助力受援地解决脱贫和防止返贫问题。
坚持广泛动员,合力攻坚。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落实区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倡导“互联网+”精准扶贫。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树立良好舆论导向。
三、对口帮扶顺平县重点任务
(一)促进特色产业扶贫
1.实施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结合顺平县种养殖、旅游、加工等领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支持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项目,完成不少于2个产业项目。当年投入、当年见效,3月底前完成备案[3],6月底前开工[4],10月底前完工[5]。通过出资、引进企业入驻等方式,新援建扶贫车间不少于1个。(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工商联)
2.引导已落地企业继续投资。通过搭建平台、服务引导、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已落地的企业继续加大投资,新增实际到位投资额不少于50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利益联结机制等带动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责任单位:顺平县挂职干部团队)
3.共建产业园区。通过协助管理、引进企业入驻等方式,与顺平县共同新建不少于1个产业园区,新入驻园区投产落地的企业不少于1个。(责任单位:园区管委会)
4.确保2018年、2019年援建的扶贫车间持续带贫。以“家门口就业”、“居家代工”方式,吸纳贫困户到2018年、2019年援建的扶贫车间[6]就业,实现持续带贫。(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5.深入推进特色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对接顺平县农特产品销售需求,打通特色产品进京难的痛点、难点、堵点,引导采购特色农产品金额不低于5490万元[7]。 建立消费扶贫台账,统计购买顺平县扶贫产品产地、种类、销量、销售额等数据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名单、增收、脱贫情况等,做到消费扶贫成效可查、可考、可追溯。(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6.用好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分中心。加快区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分中心建设,打造集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市场供需信息对接、商品营销推广、品牌创意提升、产业孵化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形成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1+16+3+n”消费扶贫营销体系,推动顺平县产品和服务融入北京市场。大力推动“互联网+”消费扶贫,推动鼓励大中型电商、网络平台与顺平县加强产销合作,建设特产馆、产品体验店、便利店、直营店等,不断拓展顺平县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
7.开展消费扶贫“六进”活动。积极推进顺平县农副产品与北京各类消费主体对接,完善农副产品进京销售绿色通道,各类消费主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顺平县产品和服务。进商场超市,依托已建成的1个消费扶贫专柜,继续销售特色农产品。进机关事业单位,推动区机关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展销展卖活动。推动各级行政和事业单位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学校,推动区属中小学校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区属医院、卫生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企业,组织区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做好扶贫产品对接促销活动,企业在采购生产原料、发放职工福利和职工食堂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支持旅游协会、餐饮业协会等组织有序开展扶贫产品进宾馆、进酒店等消费活动。进社区,支持在社区建立扶贫产品销售网点,组织开展农副产品直进社区销售活动。(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机关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国资委、区工商联、区文化和旅游局、各街道办事处、区相关单位)
8.组织引导预算单位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依托“扶贫832”平台[8],鼓励全区预算单位采用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各预算单位要加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计划安排,按照预留比例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鼓励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组织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作为工会福利、慰问品等。(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总工会)
9. 做好旅游扶贫。继续做好“互联网+”旅游模式,继续开展旅游宣传、咨询、组织等工作,提升旅游知名度。开展旅游扶贫公益活动,引导首都群众赴顺平县旅游消费。(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三)加强劳务协作
10.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支持顺平县完善4个劳务实训基地。依托劳务实训基地,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培训资源,结合扶贫车间和扶贫专岗,统筹开展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农业技术、电梯维修、汽车维修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引导性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少于610人次。(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1.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和“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等活动,组织用工企业到顺平县开展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帮助贫困人口来京就业不少于85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设立公益岗位、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口等举措,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不少于620人(帮助解决当地残疾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不少于8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不少于70人。(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残联)
12.组织贫困学生到东部就读职业学校。用好北京市和我区职业教育资源,引导顺平县不少于10名贫困学生赴京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强化人才智力扶贫
13.加强党政干部交流。做好我区3名(含处级1名)挂职干部选派和轮换工作,会同顺平县把挂职干部压到扶贫一线。4月底前,接收4名顺平县党政干部来我区交流帮助工作,做到有序衔接,不断档,聚焦扶贫。(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14.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结合实际需求,选派不少于29人次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赴顺平县挂职和开展支教支医,其中,选派教师不少于17人次[9],选派医生不少于12人次[10]。做好顺平县专业技术人才来我区跟岗学习接收工作,教育专业技术人才22名、医疗专业技术人才13名。通过双向人才交流,为顺平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
15.开展党政干部培训。充分利用我区优质培训资源,分批、分期、分专业、分领域为顺平县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提升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开展党政干部培训不少于30人次。(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16.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顺平县培养教育、医疗、科技、文物保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特色培训。计划培训专业技术人才700人次,其中,教育培训不少于680人次、医疗培训不少于20人次。(责任单位: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
(五)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
17.开展街道(社区)、部门与贫困乡镇(村)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11]的8个贫困乡镇、10个贫困村开展实质帮扶活动。(责任单位:八宝山街道办事处、八角街道办事处、鲁谷街道办事处、区金融办、区科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商务局、区工商联)
18.开展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完成5个社会组织与5个贫困村结对。(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19.开展学校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12]的5所学校开展实质帮扶活动。(责任单位:区教委)
20.开展医院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13]的2所医院开展实质帮扶活动。新增加2所医院与顺平县2所医院结对。(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21.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不少于70人次创业致富带头人进京培训,2020年创业成功不少于2人,通过能人带动,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22.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区金融办、区工商联跟踪巩固2018年产业项目,助力项目做大做强,牵头17家已结对企业[14],进一步对10个贫困村开展实质帮扶活动,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区金融办、区工商联各新增加2家企业,与顺平县4个贫困村结对。(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工商联)
23.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动员各商会、工商户、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力量下载并注册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对接帮扶。(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24.开展捐款捐物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为顺平县开展捐款捐物、捐资助农、捐资助学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红会、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工商联、各街道办事处)
25.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组织教育、医疗志愿者赴受援地开展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
(七)帮助顺平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
26.继续开展“组团式”教育扶贫。围绕提升基层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和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等方面,实施不少于1个项目。当年投入、当年见效,3月底前完成备案[15],6月底前开工[16],10月底前完工[17]。(责任单位:区教委)
27.加大“组团式”健康扶贫。围绕提升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分级诊疗、开展远程医疗等方面,实施不少于1个项目。当年投入、当年见效,3月底前完成备案,6月底前开工,10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28.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将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范围,围绕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托养服务帮扶、公益扶贫帮扶、公共服务帮扶,支持顺平县通过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服务,帮扶不少于200名贫困残疾人。建立帮扶贫困残疾人台账,统计帮扶顺平县贫困残疾人资金数、帮扶方式、贫困残疾人数量、名单等情况。(责任单位:区残联)
四、对口帮扶宁城县重点任务
(一)促进特色产业扶贫
1.实施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结合宁城县种养殖、旅游、加工等领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支持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项目,完成不少于2个产业项目。当年投入、当年见效,3月底前完成备案,6月底前开工,10月底前完工。通过出资、引进企业入驻等方式,新援建扶贫车间不少于1个。(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园区管委会)
2.引导已落地企业继续投资。通过搭建平台、服务引导、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已落地企业继续加大投资,新增实际到位投资额不少于50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利益联结机制等带动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责任单位:宁城县挂职干部团队)
3.共建产业园区。通过协助管理、引进企业入驻等方式,与宁城县共同新建不少于1个产业园区,新入驻园区投产落地的企业不少于1个。(责任单位:园区管委会)
4.确保2018年、2019年援建的扶贫车间持续带贫。以“家门口就业”、“居家代工”方式,吸纳贫困户到2018年、2019年援建的扶贫车间[18]就业,实现持续带贫。(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5.深入推进特色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对接宁城县农特产品销售需求,打通特色产品进京难的痛点、难点、堵点,引导采购特色农产品金额不低于4239万元[19]。 建立消费扶贫台账,统计购买宁城县扶贫产品产地、种类、销量、销售额等数据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名单、增收、脱贫情况等,做到消费扶贫成效可查、可考、可追溯。(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6.用好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分中心。加快区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分中心建设,打造集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市场供需信息对接、商品营销推广、品牌创意提升、产业孵化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形成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1+16+3+n”消费扶贫营销体系,推动宁城县产品和服务融入北京市场。大力推动“互联网+”消费扶贫,推动鼓励大中型电商、网络平台与宁城县加强产销合作,建设特产馆、产品体验店、便利店、直营店等,不断拓展宁城县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
7.开展消费扶贫“六进”活动。积极推进宁城县农副产品与北京各类消费主体对接,完善农副产品进京销售绿色通道,各类消费主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宁城县产品和服务。进商场超市,依托已建成的4个消费扶贫专区,继续销售特色农产品。进机关事业单位,推动区机关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展销展卖活动。推动各级行政和事业单位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学校,推动区属中小学校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区属医院、卫生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进企业,组织区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做好扶贫产品对接促销活动,企业在采购生产原料、发放职工福利和职工食堂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产品。支持旅游协会、餐饮业协会等组织有序开展扶贫产品进宾馆、进酒店等消费活动。进社区,支持在社区建立扶贫产品销售网点,组织开展农副产品直进社区销售活动。(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机关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国资委、区工商联、区文化和旅游局、各街道办事处、区相关单位)
8.组织引导预算单位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依托“扶贫832”平台[20],鼓励全区预算单位采用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各预算单位要加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计划安排,按照预留比例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鼓励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组织采购我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作为工会福利、慰问品等。(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总工会)
9. 做好旅游扶贫。继续做好“互联网+”旅游模式,继续开展旅游宣传、咨询、组织等工作,提升旅游知名度。开展旅游扶贫公益活动,引导首都群众赴宁城县旅游消费。(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三)加强劳务协作
10.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支持宁城县完善4个劳务实训基地。依托劳务实训基地,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培训资源,结合扶贫车间和扶贫专岗,统筹开展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农业技术、电梯维修、汽车维修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引导性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少于110人次。(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1.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和“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等活动,组织用工企业到宁城县开展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帮助贫困人口来京就业不少于70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设立公益岗位、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口等举措,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不少于200人(帮助解决当地残疾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不少于5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不少于5人。(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残联)
12.组织贫困学生到东部就读职业学校。用好北京市和我区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宁城县不少于2名贫困学生赴京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强化人才智力扶贫
13.加强党政干部交流。继续做好我区2名(含处级1名)挂职干部挂职工作,会同宁城县把挂职干部压到扶贫一线。6月底前,接收3名宁城县党政干部来我区交流帮助工作,做到有序衔接,不断档,聚焦扶贫。(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14.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结合实际需求,选派不少于19人次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赴宁城县挂职和开展支教支医,其中,选派教师不少于8人次[21],选派医生不少于11人次[22]。做好宁城县专业技术人才来我区跟岗学习接收工作,教育专业技术人才150名、医疗专业技术人才13名。通过双向人才交流,为宁城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
15.开展党政干部培训。充分利用我区优质培训资源,分批、分期、分专业、分领域为宁城县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提升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开展党政干部培训不少于10人次。(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16.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宁城县培养教育、医疗、科技、文物保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特色培训。计划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000人次,其中,教育培训不少于2300人次,医疗培训不少于700人次。(责任单位: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
(五)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
17.开展街道(社区)、部门与贫困乡镇(村)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23]的5个贫困乡镇、7个贫困村开展实质帮扶活动。(责任单位:金顶街街道办事处、五里坨街道办事处、广宁街道办事处、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
18.开展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完成5个社会组织与5个贫困村结对。(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19.开展学校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24]的28所学校开展实质帮扶活动。(责任单位:区教委)
20.开展医院结对帮扶。继续与已结对[25]的1所医院开展实质帮扶活动。(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21.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不少于3
某区2020年精准扶贫、对口协作和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本文2020-01-19 16:09:05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980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