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3840 2020年调研报告课题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有力有效履行监督第一职责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0-01-15浏览:2211下载135次收藏

3840 2020年调研报告课题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有力有效履行监督第一职责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专设“监督检查”一章,明确了监督重点和要求,强化了对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依法履职和行使权力情况的日常监督。强调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要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有效结合起来。

近期,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监督检查课题组围绕当前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特别是重点难点问题,对在院培训的“华东五省(市)纪检监察机关业务研修班”和“京津冀晋四省(市)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班”两个班次514名学员开展了调研。

关于监督检查工作的总体评价

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对所在地区政治生态的总体评价中,62%的学员给予“优良”评价,另有近33%的学员给予了“一般”等评价。学员们反映,当前政治生态比较显著的变化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政治监督力度明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党规党纪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不少学员认为,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党员干部被利益集团围猎、人身依附等不健康党内关系的影响、圈子文化等几个方面。

“两个责任”落实较好,但主体责任有待加强。在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方面,82%的学员认为“良好”;在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方面,有94%的学员给予“良好”或更高评价。这反映出在落实“两个责任”中,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在同向发力、协同推进方面仍存在差距,党委(党组)对日常监督在思想认识、实践运用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督促推动下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方面持续发力。(见图2)

监督措施日趋精准有效,同步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仍是难点。在实践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方面,85%的学员给予了“较好”评价。可以看出,各级党组织在实践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方面均足够重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另外,在精准有效运用第一种形态难点方面,相当比例学员表示,精准有效运用第一、二种形态的关键在于“两个责任”的同步落实落细,特别是当前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谈话函询效果较好,但谈话运用有待加强。在对谈话与函询效果的评价上,认为“较好”的分别为60%和50%,谈话效果比函询效果得到较好评价的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函询比谈话更简便、无风险,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谈话与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的比例并不均衡。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函询使用频次高于谈话,这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在面对面谈话、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待加强。

监审分离尚未完全做到。尽管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地市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部门要进行分设,但受访学员中仅有51%表示其所在单位做到“完全分设,监督检查部门只负责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仍有近30%的学员反映“形式上虽然完成分设,但实际上监督检查部门仍参与查办案件,花在监督检查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有11%的学员反映“虽然部门实现分设,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衔接不畅等诸多问题”。有近30%的学员认为部门分设在基层工作效果一般。调研结果显示,当前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在分设上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见图3)

当前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员反映当前监督检查依次排在前五位的重点工作是:突出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运用好第一、第二种形态,探索长期监督的有效方式,问题线索的处置与初核。多数学员认为,依次排在前五位的监督检查难点是: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不够有力有效,问责不够精准,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3840 2020年调研报告课题心得体会理论文章有力有效履行监督第一职责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