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1 2020年2篇作风建设调研报告理论文章
5831 2020年2篇作风建设调研报告理论文章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
近日,x省x市纪委监委成立课题组,对照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指出的四个方面12种问题表现,对基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表现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一些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说一套做一套。如,上级三令五申严禁领导干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但某乡镇司法所所长仍我行我素长期使用超标办公室,并采取“搬出搬进”等方式应付检查,虚假整改。再如,一些单位在检查考核时,仍把是否留痕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造成基层单位事事过度留痕。从闽清县访谈、问卷情况上看,该类问题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各类表现中反映最为集中,占30.6%。从调研分析来看,造成该类问题突出的原因如下: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意识不强,对上级决策部署是否落地见效满不在乎,表面落实或走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水平有限,虽然具备一定责任意识,但由于不懂规律、缺乏本领,缺乏应对新情况新任务的有效方法。三是一些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热衷于积累所谓的“政绩”“资本”,对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做选择性落实,容易出显绩的才抓才管,不易出成效的搞变通、打折扣。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一些干部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消极应付。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作风漂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一些基层部门只看上不看下,疲于应付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任务,没有精力服务群众。从永泰县访谈、问卷情况看,“忙于应付职能部门部署任务,下基层服务群众不尽心尽力”是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造成此类问题突出的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没有把自己作为人民公仆,“官老爷”做派严重,办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漠视群众合理诉求,消极应付。在解决基层实际困难时,总想办法推、拖、绕,找各种理由搪塞群众。此外,制度建设缺失也是造成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地探索出台了一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规定,一些地方缺乏切实可行的配套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度执行力不足、约束力不够。
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调研显示,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问题较为突出,占问题总数的75.6%,占已查处案例总数的60.7%。有的领导干部不顾实际情况、不经科学论证,违反规定程序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一些干部责任意识淡薄,抓工作不紧不实,假作为。如,某国有农场对危房安全隐患排查集中整治工作不重视,对村民自建危房群租问题整改不到位,弄虚作假向上级政府反馈已完成整改,经督查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方面出现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存在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作风严重,只在乎个人的政治前途,缺乏自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错误地把“讲规矩”和“敢担当”对立起来,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担当、不敢作为。
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方面。调研数据显示,此类问题查处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基层单位及干部对此类问题的感受却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有的干部学风漂浮,对党内政治生活敷衍应付、应景交差。如,省委巡视某县时发现并指出某乡镇个别领导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与其往年发言材料存在大量重复现象,甚至出现个人发言材料与其本职工作不相符的表述。有的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不深入,为调研而调研,给基层造成负担。如,某区直单位党组副书记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赴某街道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未认真查阅工作资料,未取得调研实效,不到一小时即结束调研并于当天中午接受宴请及违规饮酒,存在工作作风不实、调研走过场等形式主义问题。调研发现,基层“文山会海”现象得到遏制,但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现象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干部反映解决此类问题的呼声最高。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有的干部思想上有惰性,不愿意花时间、精力研究政策,习惯于对上级的部署要求机械地执行落实,照本宣科,既没有考虑到本地实际情况和本领域工作特点,也不讲求提升效率,层层发文、层层开会,思想上的懒惰导致行为上的懈怠。二是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个别上级部门习惯于用下命令、发文件的方式管理和考评下级部门。常用的方式是督查、达标、评比、表彰、“一票否决”等。下级部门一方面忙于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类会议和接收各种文件,另一方面,又得通过会议、文件布置任务,形成各种材料向上汇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开会、填表和应付检查上。
推动整治过程中显现的一些问题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定性量纪缺乏明确依据标准。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方普遍出台了公车使用管理、公务接待、津补贴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量化了标准,划清了合规与违纪的界限。但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方面,目前相关的制度规定普遍较为笼统,配套制度也相对较少且操作性不强,一些基层单位理解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不同程度存在定性量纪不够精准的问题。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方面
5831 2020年2篇作风建设调研报告理论文章
本文2020-01-15 16:16:00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9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