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充分利用大数据强化教育系统内审监管的有效路径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0-01-10浏览:2129下载228次收藏
充分利用大数据强化教育系统内审监管的有效路径

胡泽君审计长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审计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可以说,科技革命时代大数据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大趋势。

近年来,麻城市审计局坚持审计全覆盖的大局思维,不断加强大数据审计方法的学习及探索,已初步建立大数据审计数据库,同时积极加强与本级各内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主动推介优秀的大数据审计方法,大力促进内审工作的监督合力。在对各学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收支审计中,针对学前教育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上,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来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的高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可替代性等重要特性方面,配合该单位内审部门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一、大数据在教育内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大数据审计有利于全面提高内审工作效率。教育部门属于大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编制较少,技术设备不够先进,这是一直以来是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内审组织必须创新审计思路,谋求通过改进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系统开展内部审计,才能较好地弥补内审机构人力、物力与财力不足的问题。

二是大数据审计有利于内审人员复合型能力培养。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大数据审计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但是许多内审人员对大数据等技术了解的很少,所以在日常的审计过程中,依旧习惯于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于大数据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认为不用大数据审计依然可以找到审计证据。因此,大数据审计离不开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内审人员应从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认识到大数据审计在审计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是大数据审计有利于防范内审风险。传统的内审方式通常是针对财务报表和纸质审批文件等,采用阶段性或者周期性所进行的事后审计。而这种事后审计往往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不能为部门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审计信息。作为大型部门的决策者,不仅希望获知报表等相关数据,更加希望获得与决策有关的时效性较高的重要数据,而不是滞后于业务管理的会计信息。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内审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审计方式存在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内审人员转变审计方式迫在眉睫,即由阶段性审计向连续性审计转变,降低了内审人员的错误和风险。

二、大数据在教育内审工作中所适用的方法: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内审队伍能力。建设既熟悉审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内审队伍,是发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条件下,必须立足内审队伍人力资源,突出重点,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内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制约计算机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一要突出重点培训内容,教育部门学生资助资金相关数据的特性是涉及学生人数相当多,重复数据、冗余数据、遗漏信息等时刻制约着内审人员,因此培训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如何利用简单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来达到审计目的;二要突出重点培训对象。选择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基础的内审人员,重点培训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多种数据工具的应用知识。要着力培养几名熟悉各种数据库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内审业务骨干,以解决计算机审计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关键环节中的技术难点。

二是基础数据先入手,全面完整不遗漏。麻城市教育主管部门下辖上百个义教学校、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还有领取财政补贴的私立学校,涉及到的资助类学生总和每年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充分利用大数据强化教育系统内审监管的有效路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