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抓好新形势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12-27浏览:2976下载203次收藏

9月 25日,我与办公室人员就“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薄弱、政治引领不力,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问题到联系乡进行了调研。在与镇、村(社区)党组织不同层次的有关人员进行广泛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各种社会思想意识交流、交融、交锋。在这些社会思潮中,有的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流思想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和主流思想相抵触。

一、问题表现

(一)理想信念迷失。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是坚守精神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冲击下,理想信念迷失,是非观念淡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科学信风水,甚至有个别党员参与庙会等封建迷信活动,导致群众对党的信仰产生误解。

(二)党员意识弱化。十八大以来,中央正风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工作越来越规范,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一些党性不高的党员干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在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中,一些党支部书记认为群众工作难做,而且责任大、待遇低、条件差,不愿继续担任支部书记。

(三)政治立场不坚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涌现,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网络谣言大行其道、负面炒作甚嚣尘上。还有部分商家、餐饮老板、房地产开发商等经营主体把生意不好、收入减少的原因归结于中央推出八项规定精神所致。面对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良言论,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头脑不清醒、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没有及时进行解释、制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附和赞同。

(四)政策执行有偏差。党中央顶层设计的初衷是理想的,但在具有实施过程中受区域不平衡和地方差异影响,基层政府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如在信访稳定问题上,与诉讼相比,信访的成本投入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效率更快、效果更好、影响更大,加之现在国家对不法信访问题缺乏有效的制裁措施,一些非法上访者在尝到“甜头”和“利益”后,以上访为业,严重影响了政府办公秩序。各级政府过分强调维稳,存在拿钱买稳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

(五)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府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时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政策宣传过程中,存在烦燥、厌倦情绪,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导致一些群众对新政策、新规定的了解不透彻,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上访不断。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对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的含义解释不到位,群众不理解,造成工作反复。

(六)政治引领导力度不够。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典型树立不够,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认知认可度不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有的人只讲利益,只图索取,不讲奉献;还有些群众仇官仇富思想严重,认为“大小官员”都有问题,对基层干部产生信任危机,不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相信党和政府做出的努力。有的群众对基层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过程中,坐地起价、恶意阻挠工程施工,对事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意见建议

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保持清醒头脑,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在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抓好基层党建,做到守土负责。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一是要把强化政治功能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切实让基层党组织生活庄重起来、严肃起来、规范起来。三是要把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作为固本之策。加大农村基层正风反腐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各方合力。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履职自觉,强化使命担当,特别是要有“阵地丢不得”的忧患意识、“兴利除弊”的责任意识、“能力升级”的进取意识。要把思想宣传工作摆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对那些恶意攻击、造谣生事、扰乱人心的错误言论,要以敢于“亮剑”的精神主动发声,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决不能有半点含糊和犹豫,决不能被动应付、被动接招。

(三)强化舆论引导,放大主流声音。要多研究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多关注经济社会领域发生的新问题,多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新期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抢占舆论先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对负面舆情,要快速甄别、深入剖析,弄清楚哪些是工作失误造成的,哪些是好心办坏事导致的,哪些是不法分子恶意歪曲炒作的,要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避免出现“谣言面前,真相也投降”的被动局面。要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管理,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全方位防范监控体系,放大主流声音,反击错误思想和言论。

(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植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思想,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法规制订、经济发展、文明创建和社会管理各个方面,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要坚持正确理念引导,抓住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人物等重点人群,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关于抓好新形势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