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中心2019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思路
市园林中心2019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园林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带领下,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抓建设、勇攻坚,紧紧围绕市民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推进“绿进万家·绿满榕城”项目,持续推进串珠公园建设,大力拓展城区市民休闲空间,为市民打造畅享绿荫的园林生态新家园。
一、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各项绿化建设工作
(一)推动“绿进万家 绿满榕城”行动。全面推动“绿进万家 绿满榕城”行动。以市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将绿化融入城市生态、走进市民生活,通过绿色庭院打造、园林生活推广、美丽家园共建和十个“一批”绿化建设,积极推动市民绿化参与感,提升景观品质,拓展公共空间,让“绿”成为有福之州的底色,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共应用加厚、加密、填空白、添层次等15种城区精准补绿模式,持续做好城区绿化精准补绿、精细提升工作,把公园建在群众身边,让园林走进千家万户,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累计梳理林荫道291条,边角地整治223处,屋顶绿化104处,墙体绿化89处,最美街巷25条。
(二)拓展城区市民休闲空间。以市民享用的公共休闲空间为重点,通过绿化提升、空间整治、精细管理、依法管控,打造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公共休闲空间系统。通过建设滨河串珠式公园、道路串珠式公园、社区串珠式公园等,以市民享用的公共休闲空间为重点,以突出问题为导向,通过绿化提升、空间整治、精细管理、依法管控,建设市民家门口的公园绿地网络,打造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公共休闲空间系统。累计完成滨河串珠公园203个,滨河绿道75公里,道路串珠式公园68处,社区式串珠公园47处,改造提升公园12个等。
(三)强化城区精准补绿工作。持续种大树、造绿荫,不断提升城区林荫网络建设。按照加厚、加密、填空白等15种补绿模式,积极推广城区高架桥、驳岸、人行天桥的立体绿化,共梳理提升林荫道路5条,完成交通等候区10处,新建改造城市公园绿地5处。
(四)持续推进串珠公园建设。结合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继续在内河沿岸建设串珠式公园绿地,串绿成线、串珠成链,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河景观。按照“一个不少于、六个不能断”的要求,构建与市民生活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的公园绿地网络,形成连续不断、纵横交错的城市绿色通道、生态走廊、人文空间。今年以来,已累计在市民家门口建成串珠公园203个,滨河绿道455公里,新建改造提升公园绿地约3800亩。
(五)全力推进城市公园改造。一是,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和品质。对市属各公园景区进行摸底梳理,补缺补漏、增色添彩,完善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和品质,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共梳理公园口建设项目:拓展一批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共13项,其中树下空间扩展项目涉及6个公园、公园花化彩化香化提升项目涉及7个公园。二是,跟踪推进于山风貌区整体提升工作。于山整体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总体工程,项目完成:1.东、西入口景观提升改造,复原南入口即定光寺前明城墙大台阶,打通于山宾馆与定光寺之间登山巷道,新增白塔观赏点;2.景区内部景观提升,拆除管理办公楼等建筑物,全园水电基础设施改造、梳理绿化景观,新增林荫广场、增设雾森系统,打造空中“兰花园”;3.修复园内亭廊等古建筑,提升园内文化内涵,新增古建筑楹联匾额等工作。于9月11日顺利完成开园仪式。
(六)保障重大活动城市景观风貌。一是顺利完成5.18、6.18、渔博会等会展岛周边绿化花化景观品质提升工作,为确保活动期间园林绿化达到并保持最佳景观效果,对会展周边以及主要干道的斑秃、行人踩踏进行全面补植。对养管区域内大部分行道树进行全面修剪;二是根据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品质提升部署要求,围绕会展中心主会场区域,机场、火车南北站重要门户以及对宾客下榻酒店等全市“1点21条”关键道路、节点,实施沿线绿化景观提升、花化布置及绿化清洗工作,对福峡路、后坂路、潘敦璐、南二环、化工路、华林路、五四路等重要道路和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提升,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高质量完成园林绿化任务120余项,改造提升绿化面积约80000平方米。三是完成十一国庆氛围布置。
二、强化监管,提升品质,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提升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
1.强化公园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按照城区绿化精细化养护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参照厦门、广州等城市标准,结合我市城市公园实际情况和重大节假日、文明城市检查要求,研究制定公园考核方案及检查考核标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落实各公园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11个市属公园上半年全面系统精细化检查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细化下一步检查工作;
2.研究制定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要求,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绿化管养精细化管理)要求,参照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各公园特色情况,目前已完成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初稿编写,并组织市区两级公园管理单位进行研究讨论;
3.规范公园 “阳光作业”流程。规范统一公园景区安保、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场地租赁及各类展览等标书内容。经统计,截至目前共组织市管公园租赁经营和服务采购类阳光会议合计26场,完成招投标工作合计18项。
4.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公园景区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等监督、检查、整改等工作。经统计,截至目前,市管16个公园景区共组织养护、修剪、保洁和管理人员约15.63万人次,加强公园景区和公厕设施维护和保洁,做好鼠药投放、蚊虫灭杀、翻盆倒钵等防“四害”和清除孽生地等工作。同时,新增、修复和整改各类公益广告牌、文明标语、提示牌等约1359面。
4.推进xx市城市公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推进“xx市城市公园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积极与设计单位、市勘察院及市数字办对接,按照适用性、集约化、智慧化原则,完善公园多级管理平台方案。经与设计单位、市勘察院及市数字办多次对接,该方案于4月18日通过第二轮专家评审,组织完成招标代理抽取工作,预计下半年完成标书编制及招投标工作,2020年底前项目硬件采购、软件系统及施工工作;
5.其他重点项目。与滨海新城指挥部、市文投集团、市规划院等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滨海新城东湖湿地公园规划方案征集及后续组织、施工等工作,现已完成第三轮第二次专家评审会,正抓紧向市政府报送方案审定。
(二)提升绿地精细化养管水平
1.绿地管护方面。做好2019年度养护单位移交衔接,完善考核检查制度,加强监管力度,要求养护中标单位按照“定路、定量、定责”的网格化管理,做好管辖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投入8460人次,绿地施肥量3826.6吨,浇水378000吨,清场11024车次,修剪草坪24次720万平方米;修剪绿篱26次1616万平方米;对市区157条道路行道树进行修剪,完成修剪97012株。
2.做好苗木补植工作。重大节日会议保障,在2019年xx市举办第二界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实施绿地补植3060平方米;清洗道路行道树27条,行道树16897株。数字城管件补植行道树97株,灌木13000株、地被41938平方米。
3.科学病虫害防治。所有区域根据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适时喷药,具体防治白马中路、道山路等天竺桂,六一北路、五四路、湖东路等芒果煤污病并生蚧壳虫;新园路盆架木绿绢叶螟;通湖路、乌山路香樟刺蛾进行生物防治。
4.道路花化方面。在江滨大道、会展岛、华林路、乌山路、五一广场、八一七中路等重点路段的种植莳花,总面积约为150000㎡,营造氛围,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各路段主要种植莳花品种有矮牵牛、一串红、凤仙、海棠、孔雀草、绣球、鲁冰花、美女樱、百日草等。
5.三角梅养护方面。市区三角梅共94座高架桥、人行天桥共计113公里的三角梅,为了提高城市人行天桥、高架桥三角梅养护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绿化城市环境。严格按照《xx市桥梁及地下通道三角梅养护质量标准》,每个月对城市三角梅的社会化养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检查考评督促项目中标单位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三角梅养护水平,增加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6.古树名木保护方面。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一是建立了古树名木管护数据监测系统,二是对市区一级古树名木管护实行招标,由专业管护队伍进行养护巡查。完成4项名木古树保护工作:鼓楼流苏等4株一级古树专项保护, 鼓山风景区涌泉寺后一级古树保护, 福建师大生物系院内古树名
市园林中心2019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思路
本文2019-12-16 16:23:45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8722.html